阅读历史 |

第269章(1 / 2)

加入书签

曲老师说道:“这件粉彩赏瓶与明代青花大碗,可以作为精品上拍。”

估价师建议起拍价格不要太高。

最终,几人商议之后决定,王大凡粉彩赏瓶的起拍价格定在一百二十万,明代青花大碗的起拍价格为80万,清代占察轮的起拍价格定在一万元。”

曲老师看向沈瑜,询问意见。

沈瑜同意了这个起拍价。

曲老师连着看到了几件精品瓷器,心情很好,对沈瑜说道:“小沈眼力不错,能收到这些古董,可见你出手也很果断。你先与拍卖会签协议。等空闲下来,咱们再聊。”

沈瑜在拍卖行经理的指引下,签署协议。

有陈晨和张小琴从旁协助,沈瑜办理手续方便很多。

协议与合同签署完毕,沈瑜回到鉴定现场,向几位鉴定师告辞。

几人离开酒店,张小琴看四周无人注意,对沈瑜说道:“恭喜沈总,这一场拍卖下来,至少是200万以上的收入。您买古董的时候,价钱贵不贵?”

沈瑜说:“买的时候价格不贵。捡漏需要碰运气,也许一两年都遇不到一件。”

陈晨笑着说道:“谁能想到,您这背包里,能装了几百万的东西。我看您还有一个锦盒,为什么不在这里鉴定?”

沈瑜说:“这件东西要送另一家拍卖会。”

三人来到了新吴酒店,得嘉拍卖行的鉴定现场。

沈瑜进入会议厅,看到了坐在专家席上的郑老师,他是此次拍卖的估价师。

另外,专家席位里还有收藏协会的楚理事。

郑老师看到沈瑜进来,对他点头示意。

沈瑜回应之后,按照服务人员的引导,排队等待。

排队等待的人不多,轮到沈瑜时候,楚理事也看到了他。

沈瑜急忙打招呼:“楚理事好,几位老师好。”

楚理事热情的打招呼:“小沈来啦,快请坐。”

他向几位鉴定师介绍了沈瑜。

几位鉴定师听说沈瑜也是收藏协会的会员,顿时热情很多。

楚理事开门见山的问道:“小沈,你这次带什么藏品来了?”

沈瑜拿出银汤碗,放到桌面上。

专家席位里有位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鉴定师。几位鉴定师看到汤碗之后,不约而同的等着他进行鉴定。

这位外国鉴定师看到汤碗的时候,嘟囔了一句外语。

沈瑜大概听出那句话的意思,——意外惊喜。

鉴定师打开汤碗盖,仔细查看每一个细节,看完内部又去看底足。

旁边两位鉴定师也在观察。有位鉴定师不确定的说:“这银质的汤碗,是腐国制作的?”

外国鉴定师将汤碗盖子复位,然后说道:“这个银汤碗非常好。”

这时候,他用的是中文。

“这是1742年的一件纯银的汤碗,由杰拉德设计制作。汤碗正面及碗盖刻有皇室徽章标志,碗底及碗盖边缘有制作者印章。”

这位鉴定师看看左右,见众人没有反应,继续说道:“杰拉德是著名的珠宝设计公司。创始人曾经是一位王子的专用金匠。

这件汤碗是设计师为亨利伯爵定制的汤碗。所以,这个是有来历,有纪念意义的古董。

杰拉德珠宝的名气越来越大,早期的这些精品,能在市场中流通的并不多。”

他向沈瑜询问:“您有这件汤碗的收藏证明吗?”

沈瑜直截了当的说:“我是从魔都的市场上收来的。”

几位鉴定师的脸上,不约而同的露出笑意。

外国鉴定师非常认真的问道:“你买汤碗的价格,贵吗?”

沈瑜说道:“不贵。”同时比了一个十的手势。

外国鉴定师是个中国通,他笑着说:“你是位很有眼光的收藏家。银汤碗非常好。谢谢您对我们的信任。”

郑老师及时的问道:“布朗先生,这个银汤碗按照六十万起拍,您看怎么样?”

布朗说道:“我的建议是八十万元起拍。因为这次的拍卖会吸引了很多国家的藏家,一定会有藏家对这件汤碗感兴趣。所以,我建议把起拍价调整到80万。”

郑老师说:“那就按80万起拍。”

布楚理事向沈瑜询问意见。

沈瑜自然同意这个起拍价,同时也佩服郑老师的眼光与办事方法。

签署了一堆协议与合同,沈瑜向几位鉴定师告辞离开。

墨韵千秋

新吴酒店楼下。

三人坐到车上,张小琴和陈晨已经忍不住议论起古董价格。她们帮沈瑜把价格算的很明白。

“沈总,只要拍卖价超过起拍价,您就有300万的收入,去掉手续费,那也是二百多万。”

沈瑜说:“但愿如此。我看了两家拍卖行的拍卖时间,到那时候,我就开学了,估计是没有办法来参加。”

张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