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8章(1 / 2)

加入书签

由于工匠与技术来源于御窑厂,为了防止民间僭越,明朝禁止民窑烧造和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明英宗实录》有禁止的记录。因此,这个时期的民窑与官窑的面貌区分非常明确。

这是我判断这件瓷器的一个依据。

这件青花高士大碗,就是这一时期民窑高档器皿的例子。

这种菊瓣形大碗,是正统一朝始见的特色造型,这种造型的大碗皆是工致质精、青花妍丽之物。其造型婉转优美,为十五菊花瓣形。”

他指着瓷器外壁说道:“几位老师请看,外壁上下分别绘以浪涛纹和回纹,碗内心绘一高士闲歇溪边,有坐看云起时的境界。

内壁四面对称绘画松柏与芭蕉翠竹装饰,布局新颖独特,也是明朝空白期所有的特色。”

他的讲解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众多的目光随着他的讲解而移动,会议厅内变得越来越安静。

“有了以上这些依据,我就判断这件瓷器是明代民窑精品。”

曲老师赞叹道:“小沈说的好,把几种判断依据,说的很明确。”

沈瑜说道:“我了解的还不够,曲老师多指点。”

曲老师说:“你没有说这件大碗的描绘笔法。

工匠描绘的笔法灵动,沿袭了明初常见的一笔勾勒法而又有所变化,特别是中锋运笔,所绘的流云和人物,具有独到之处。云纹的轮廓线宽广,沿着粗线内侧再用细笔画数层连接的弧状云纹或涡状云。

这种笔法至景泰以后,演化为弹簧状,而且,笔法也更加泼辣恣肆,层数也更多,为三朝所独有。

这种精品瓷器,足以代表空白期高档瓷器的面貌。流传至今,能够保存完整,是非常珍贵的。”

他说完之后,看向几位同事,问道:“你们几位怎么看?”

“我看没问题……”

“曲老师和小沈的分析很有道理。”

“……”

几位鉴定师对曲老师与沈瑜的判断都表示赞同。

估价师在刚才的过程中,一直没说话,此时开口问道:“几位老师。这件瓷器的起拍价定在70万,怎么样?”

曲老师沉吟片刻,说道:“起拍价有些低了。”

二百八十万的起拍价

“低了?”

“70万?”

“……”

看热闹的人听到起拍价,已经觉得很高了,这位鉴定师居然还觉得低了?

曲老师考虑过后说道:“这一类少见的精品,建议把起拍价定在90万。”

沈瑜没有说话,他对这件瓷器的期待是百万以上。不过,起拍价只是开始,还要看拍卖时的变化。

估价师与几位专家商量过后,决定把明代青花大碗的价格定在80万。

张小琴与陈晨听到这个价格,不约而同的看向沈瑜,发觉这时候的沈瑜表情非常自然,仿佛别人商量的事情与他无关。专家席上的热闹,沈瑜的沉静,这种对比,让二女同时觉得,此时此刻的沈瑜不像是年轻人。

吕老师说:“几位,别只说一件,这几件古董,都是小沈带来的,咱们都要拿出意见。”

“对对,每件都要说说。”

吕老师看几人看向自己,就就继续说道:“我先说说这件——清代红木地藏菩萨占察轮。

这套木轮是修行地藏占察法门的一种工具,出自隋代菩提登中译《占察善恶业报经》。此套地藏菩萨占察轮是清代制作使用,流传至今,而保存完好,并不多见。

木轮本身没问题,而且,就是从咱们魔都市场收来的。”

他的话一出口,有不少人看向沈瑜,目光中带着不同的意味。

估价师询问:“吕老师觉得,把起拍价定在八千元到一万元,怎么样?”

吕老师点头:“差不多。”

他们这两组都做出了判断,另外一组鉴定老师,刚刚结束对粉彩赏瓶的判定。

曲老师对其中一位鉴定师问道:“老丁,你说说这件粉彩赏瓶?”

这位丁老师性格直爽,非常直白白说:“这是大开门的古董,算得上是清末民初的名家精品。”

估价师说道:“您说说具体判断,可以作为估价依据。”

宁老师坐直之后,说道:“这件瓷瓶应该叫做,粉彩孔子周游图赏瓶,作者——王大凡。

赏瓶高34,有明确的创作年代——1932年。

这件赏瓶造型优美别致,釉水白皙明润,使用落地设色粉彩技法,所绘人物表情各异,灵动精彩。而且——”

他指着赏瓶说道:“这里有款识:时在壬申冬月,鹭庭先生清玩,李少甫敬赠。黟山大凡王堃并题于昌江。印文:堃、大凡。底款:希平草庐。”

估价师计算之后问道:“宁老师,起拍价定在100万,您看可以吗?”

宁老师说:“我的估价是一百五十万至二百万之间。”

估价师反对:“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