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45章(1 / 2)

加入书签

言归正传,距离2000还有9年的石油业空窗期,理论上来说这时候投资石油不是什么明智决定。

但实际操作中,那些超级大公司都是在经济下行的低谷期开始疯狂扩张,最后走到巅峰的。

比如洛克菲勒!

当初老洛克菲勒受到公司雇佣,调查宾州的石油产业,调查结果显示欣欣向荣,大量热钱风光涌进来,老洛克菲勒就觉得这有点太疯狂了,转头就去经营农产品。

高潮之后就是贤者时间,石油产业一落千丈,满地鸡毛,这时候老洛克菲勒却毅然决然卖掉了发展的不错的农产品公司,一头扎进石油行业开始大势收购,最终成就了标准石油雄霸天下的格局。

其他的例子还有很多,肖恩在已经知道最后结果肯定是好的情况下,当然不会犹豫。

别说九年,就是99年,他也敢投!

又不是没钱!

……

安哥拉。

肖恩抵达这里的时候,没带着芬里斯·霍奇森他们。

一群矿业公司什么的也配玩石油?

矿业公司而已,即便是最大的麦克莫兰,市值不过百亿而已,在肖恩的产业版图中只占一小块而已。

这群人都让他丢在纳米比亚了,南非的开发还要等政局变化,纳米比亚不用,不稳定对于别人来说是很大的危机,但对肖恩却只有机,没有危!

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邻刚果,东接赞比亚,南连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非洲最早的殖民地之一,宗主国是葡萄牙,当前人口1200万,90年gdp112亿美元。

1951年,葡萄牙将安哥拉改为海外省,想进行本土化战略,派遣总督进行统治。

58年,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就是‘安人运’组织出现,并于61年2月4日开始展开武装斗争。

62年,若纳斯·萨文比在南部新里斯本出现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阵线,‘安解阵’出现。

说是解放组织实在是抬举了,就是两个由不同金主支持的军阀罢了,两家互不协调,各自为政,互相斗争。

为什么说是有金主支持?

废话,安哥拉,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连特么一把菜刀都造不出来的地方,哪里有钱购买军火,搞斗争!

这跟北边不一样,哪怕最落后的时代,工业基础也比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完整强大的多!

殖民时期为什么不像是对待阿三,对待东南亚各国那样占领北边吗?

1900年6月10廊坊之役开始,到8月14日攻陷燕京后继续增兵,自京、津出兵四向攻掠,控制了南至正定、北至张j口、东至山h海关、西至娘z关的京津四周要隘。

都打到这种程度了,为什么不占领下来?

是西方殖民者心地善良?

不是!

是打不过了……

开战的前因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查,大意就是清廷内乱,连满人,皇族自己都分成两派,老妖婆岌岌可危所以想驱虎吞狼。

廊坊之战,八国联军伤亡394人,被迫撤退。

之后大沽口之战,被击沉战舰6艘,伤亡200多人。

攻陷天j卫,又死伤900多人。

后一万六千多联军杀向燕京,又死伤635人,10月德军3万援军抵京,又在保d、张j家口、j陉、娘z关一带损失惨重。

这可是老妖婆拼了命扯后腿的情况下造成的。

还要多亏了京、津地区交通网发达,一旦过了这个范围,他们这点人都得搭进去。

这已经是八国联军后勤能支撑的最大限度了,如果换成单一国家,跨海几万里远征,想都不要想,在阿三和东南亚可没曾受过这么大的损失。

这才是他们只搞租界,不想着大规模殖民的根本原因。

咳咳,又跑题了,说回安哥拉。

安人运背后的大金主是老毛子,实际出力的是古巴。

安解阵背后的大金主是美国,实际出力的是南非。

两方一边内斗,一边折腾葡萄。

安解阵被击败,解散,若纳斯·萨文比又在66年3月创建安盟,任主席。

可以想象一下,两个黑壮汉前后夹攻,过程都极其粗暴,电视小说都不让写的那种,小小葡萄牙大喊着‘呀买碟’‘呀买碟’地泻了出去。

葡萄牙虽然整个人都瘫软的像是一滩烂泥,但也不是没有手段的,最后一刻,控制着让安人运把东西注入到了身体里,爬着离开了。

安解阵和安盟一顿操,却没注入下去种子,当然不干了,独立的同时就引发了内战,这一战就是长达27年。

再之后安人运背靠老毛子,古巴又派了大量wc主义战士到了安哥拉大战安盟。

老美的意图只是拖老毛子的战线,对于安盟,美国只出了一张嘴和淘汰的军火,然后是南非负责出兵。

70年代的南非在非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