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1章(1 / 2)

加入书签

张济张了张嘴,没有再说。

论讲道理,他肯定不是贾诩的对手。再说下去,弄不好会让天子怀疑他恋栈,不肯放弃兵权。

见张济闭上了,刘协这才说道:“不管怎么说,骠骑将军的建议还是有些参考价值的,太尉府可以作个预案。”

“唯。”贾诩爽快地答应了。

张济这才满意。

三人又说了一阵,袁谭走进考场,向台上的刘协等人行了礼,先演练射艺。步射、骑射,几番箭射罢,成绩很出色,完全符合散骑的选拔标准。

刘协不禁点了点头。

其实从袁谭走路的样子,他就意识到袁谭这几年下了苦功。

如果说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那习武则能改变一个人的体态。习武与否,整个人的精气神明显不同。

袁谭从小衣食无忧,营养充足,有家族遗传的高大身材,加上何顒那样剑客为他打基础,底子是有的。只是之前他们没必要拼命,在习武上花的精力有限。一旦把他们逼到绝路,挖出潜能,成就不会低。

正如之前的黄猗。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两三代之后,这些世家子弟就会再次成为人中龙凤。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趋势,穿越者也不能。

他能做的,就是将世家大族阻挡别人进步的城墙拆了,护城河填了,让世家子弟时刻都能感受到普通百姓中优秀人才带来的压力。

这对世家有利,对大汉也有利。

他从来没有打算将世家大族斩草除根,只是要打破他们的垄断,让固化的阶层重新流动起来,给更多的人上升的空间。

袁谭与赵云交手,往来十余回,顺利通过了考试。

贾诩、张济也认出了袁谭。张济很惊讶,贾诩却没什么反应。

看着袁谭站到通过考核的那一列,等待接见,刘协轻声问贾诩道:“袁绍死了几年了?”

贾诩举起四根手指。“快满四年了。袁谭应该是服满了三年丧,丧期结束才来参选。”

刘协有些感慨。

“时间过得真快啊,袁绍居然已经死了四年了。我还记得当年在休屠泽,等鲜卑人自投罗网呢。”

贾诩也有些感慨。“是啊,时间过得真快。臣有些想家了。”

君臣默契

刘协微微一笑。“太尉不必心急,再等几年,花甲之前一定让你致仕,回家去过你的逍遥日子。”

“谢陛下。”贾诩立刻起身行礼。

张济眨了眨眼睛,没吭声。

他知道贾诩一直想致仕,但他不清楚贾诩现在和刘协提这些是不是在他面前演戏。他比贾诩还大两岁,如果贾诩六十以前致仕,他是不是也该如此?

可他这日子过得正舒坦,根本不想退。

别的不说,回到武威之后,哪有如此丰富的饮食,仅是酒就有几十种?

在荆州七八年,他早就离不开这些享受,不愿再回到凉州。

所以他选择装傻,不理会贾诩可能的暗示。

刘协和贾诩根本没看他,神态轻松的继续观看考核,评点考生们的表现。

袁谭通过了武技考核,站在一旁等候,心里却一点也不轻松。

他这几年做了充分的准备,不论是武技考核还是笔试,他都有足够的信心,但这些都通过了也不代表他就能成为散骑。

从现场参加考核的人来看,他属于年龄偏大的那一种,其他人大多是二十上下,几乎没有超过三十岁的,他是唯一的一个。

他的身份也过于特殊,天子如果以他年纪太大为由,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虽说参加考核的目的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可是走到这一步了,他自然希望能成为散骑一员,一扫袁绍带来的不利影响。

姑母袁夫人的反应让他很不安。让袁买母子尽快离开汝阳的家书已经派人送出去了,但他们会不会照办,他却没有把握。

刘夫人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

每次想到刘夫人,袁谭都会想起亡母,而且越来越强烈。

“足下好武艺。”一旁的年轻人凑了过来,热情地说道。

袁谭抬头一看,见年轻人笑容满面,眼神热烈,连忙拱手还礼,客气地说道:“过奖,过奖。”他随即意识到对方的口音。“足下是……汝南人?”

年轻人笑了。“汝南富陂人吕蒙,字子明。之前在讨逆将军麾下效力,奉命来参选散骑。本以为汝颍虽多奇士,却少武士,没想到会看到足下。敢问足下高名?”

“汝阳袁谭,字显思。”

吕蒙一愣,上下打量了袁谭两眼,恍然大悟。“原来是你啊,我真是眼拙,惭愧,惭愧,我早该想到的。”见袁谭神情疑惑,他随即又说道:“庐江之战时,我见过令尊。”

袁谭恍然。

他的相貌的确和袁绍有几分相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明显。

他不想再讨论这个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