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3章(1 / 2)

加入书签

换句话说,杨彪在颍川、南阳任上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年,只会少,不会多。平均下来,南阳太守也就是一年左右。

这哪是做官,这是刷履历啊。

大概就在同一时间,孙坚正从盱眙丞转为下邳丞,这是他在县丞这个层级上的第十年。

如果不是黄巾起事,朱俊拉了他一把,或许他还会继续做下去。

刘协轻轻叹了一口气,不想再说了。

杨彪已经是他最信得过的老臣,依然逃不脱世家子弟的既定规律。他能如此超脱,离不开家族带来的光环。

荀文倩仰起脸,看了刘协一眼,无声而笑。“是不是又勾起了陛下对世家的厌恶?”

“厌恶倒不至于,杨公为人,我还是信得过的。只是……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

“陛下能自省,殊为难得。臣妾就做不到。”

“你?”

“嗯,陛下能想到我荀氏为了能成名,受过多少委屈?我虽是女子,而且荀氏如今也算是心愿得偿,听到当年那些事,还是意难平。”

刘协讶然,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他没想过荀文倩会说这样的话,也没想过荀氏子弟会有这样的心结。

不过仔细想想,他又能理解荀文倩的意难平。

毕竟她差点嫁给陈群,某种程度上就是荀氏在讨好陈氏。在此之前,荀氏的声望还远远不如陈氏,还需要借助陈氏的影响力。

且不问陈群是不是青年才俊,仅是这种事实存在的不平等关系就让人不爽。

“如果人人都能凭着自己的能力出名、入仕,不需要考虑家族的影响,那该多好。”荀文倩的手指轻轻滑过刘协的胸口。“但这只是一个梦想,而且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为何?”刘协不解的问道。“为何永远不可能实现?”

“谁能脱离家族,独行于世?”荀文倩坐了起来,用手捏着衣襟。“身为父母,又有谁能看着孩子艰难求生,而不出手相助?若产业只能止于一身,不能传给子女,又有谁愿意那么辛苦?”

刘协想了很久,点头说道:“你说得对,又不全对。”

荀文倩扬扬眉,笑道:“愿闻陛下高见。”

刘协瞅了她一眼,将她拉了过来,揽入怀中,轻声笑道:“好啦,我又何必试探我?身为荀氏子弟,你会不懂克己复礼的意义所在?”

荀文倩像只小猫一样伏在刘协胸口,摇了摇头,有些蓬乱的发梢掠过刘协的鼻端。

“陛下高看臣妾了。臣妾虽是荀氏子弟,终究是个女子,做不到那么公正无私。臣有此问,是真的觉得矛盾,找不到答案。想要都像陛下这么自省,臣妾自问做不到,也不觉得其他人就能做到。弘农杨氏以道德传家,不是一样为子弟享受的便利欣然接受,视为理所当然?”

寻根问底

刘协同意荀文倩的看法,也对荀文倩有了新的认识。

两年不见,荀文倩成熟了不少。

这成熟除了表现在对朝政的认识上,也表现在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上。

她更从容了,能对他敞开心扉,说一些心里的真实想法。

哪怕这些想法听起来不是那么伟光正。

这让他觉得很轻松。

每天与大臣们勾心斗角已经很累了,他不想回到后宫还要说一句猜三句。他也不是道德洁癖者,容不得一点自私。

真正大公无私的人有几个?

他接受人的自私——只要不过分——甚于虚伪。

“所以,这就是现实。”刘协说到,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一个办法,尽可能地从整体的利益出发,满足更多人的合理要求。”

荀文倩眼神微闪。“就像度田?”

“就像度田。”

“就像废除世卿世禄?”

刘协思索片刻,再次点头表示认可。“就像废除世卿世禄。”

“那……”荀文倩有些紧张地打量刘协。“皇帝呢?”

“皇帝?”刘协眉梢一扬,随即明白了荀文倩的意思。

君权是最后的世袭特权,也是最大的世袭特权。和世卿世禄比起来,君权由天下共主变成了皇权,不仅没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天然欠缺合法性。

天下共主是天下封国拥护你为共主,皇权又凭什么?

在两千年的帝制时代,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最聪明的那群人。他们建立了各种理论,来解释皇权的合理性,最后都避免不了两面性。

有人维护,有人篡权。

“皇权也会废除。”刘协挠挠头,语气却很坚定。“只不过不是现在。”

荀文倩盯着刘协的脸,不放过一丝最细微的表情。

半天后,她松了一口气。

刘协说的是心里话。他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超然,超越了自己的身份,站在了一个更理性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她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