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2章(1 / 2)

加入书签

四周无人,荀文倩已经做了安排,让所有人都站得远远的。

荀谌叹了一口气,苦笑道:“你知道张角是什么时候开始传道的么?”

荀文倩面色微变。“与党锢有关?”

荀谌点点头。“准确的说,是与你从祖慈明公有关。第二次党锢起,慈明公先隐于海上,后遁于汉滨,曾多次与张角相见,探讨《太平经》。若无慈明公的教诲,张角如何能领悟《太平经》的教义?黄巾能造成如此大的声势,与慈明公有不小的关系。”

荀文倩面色煞白,半晌才幽幽地说道:“怪不得黄巾起事,天下大乱,我颍川荀氏却安然无恙。原来……”

荀谌摇摇手。“你也不要想得太多。慈明公是与张角有些关联,但仅限于学术,我们从来没有参与黄巾起事的谋划。真要有党人参与其中,黄巾又怎么可能旋起旋灭?张角传道十余年,联络过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宫里的人。我们甚至怀疑先帝与此有关,只是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证据。”

荀文倩冷笑一声。“伯父所言,只怕也是片面之词,并非全豹。就算如你所言,你又如何能让天子相信?”

荀谌苦笑,手掌摩挲着膝盖。“问题也正在于此。不说,只能任人雌黄。说,又无法自证清白。当初一时激愤,都以为汉家天命将尽,谁能想到会是这个结果呢?谶纬误人,谶纬误人啊。”

死有余辜

虽然对党人与张角有瓜葛深感不满,荀文倩还是不能坐视不理。

荀氏还有十几口人在邺城。

她为荀谌准备了一些路费,又关照荀谌经过洛阳时,最好与袁术见一面。

袁术的女儿袁衡现在是天子身边的尚书,有进言的机会。就算帮不上忙,至少也能了解天子最近的心态,避免在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去触霉头。

听到袁术的名字,荀谌就像吃了苍蝇似的难受。

但他还是接受了荀文倩的建议。

救人要紧,受点气就受点气吧。自从袁绍被俘,他们已经被袁术羞辱过无数回了,不在乎多一回。

辞别荀文倩,荀谌又赶到司徒府,拜见杨彪。

杨彪也收到了邸报,正和祢衡讨论。得知荀谌来了,立刻命人请进。

祢衡坐着,没有起身,只是翻了个白眼。

荀谌知道他是个狂生,也不和他计较,向杨彪行礼后入座,随即说明来意。

他希望杨彪能以司徒的身份出面,请天子下恩诏,赦免邺城里的大部分人,而不是逼着审配等人死战,最后殃及无辜。

荀谌话音未落,祢衡就笑了。

“城里有无辜吗?我不觉得,尤其是那些后来入城的,简直是死有余辜。”祢衡站起身,甩了甩袖子。“竟想以区区一州,对抗天下,以武力抗拒度田,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勇气。”

荀谌忍不住反驳道:“那是冀州人不自量力,与我汝颍人无关。”

“你汝颍人寄希望于不自量力的冀州人,不一样有眼无珠?”祢衡嘿嘿一笑,毫不掩饰嘲讽之意。“这天下,就是被你们这些有眼无珠的汝颍党人和不自量力的冀州人搞乱了,死不足惜。”

说完,不等荀谌作答,便拂袖而去。

荀谌气得脸色通红。

杨彪摆摆手,一边说一边摇头。“友若,不要与他计较,少年气盛,看谁都像傻子。我也经常被他奚落的。”

荀谌不解。“既然如此,那杨公还用他为掾?”

杨彪笑道:“他虽然嘴臭,但处理公务的能力的确很强。用他为掾,我才睡得着。你在长安也有些时日了,我司徒府所出的文书政令,可有什么不妥的?”

荀谌想了想,倒是挑不出什么毛病。

托邸报印行便利之功,如今三公要出什么政令,通常都会同步发行在邸报上,供人公开讨论。司徒府负责天下民生,事务最为繁杂,公布的政令举措也最多,引发的讨论也不少,但最后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荀谌开始以为是杨彪老练,现在才知道,原来都是祢衡的功劳。

“杨公,你对天子的最后通谍如何看?”

杨彪抚须沉吟。“我觉得问题不在天子,在审配。本初被俘之后,他就不该起兵。说他不自量力都是轻的,要我说,他是自作孽,不可活。”

荀谌苦笑。“审配、田丰死有余辜,可是我汝颍人却是无辜的。”

杨彪眼神一闪。“严格来说,也不无辜。”

荀谌愕然,瞪大了眼睛,盯着杨彪。

杨彪淡淡的说道:“凡事有因必有果。当初你们以为大汉天命已绝,一心想改朝换代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株连九族的可能。恕我直言,就算大汉天命已绝,应天革命的也不会是你们党人。党人行事偏激,不足以成事,却能败事,与审配、田丰并无区别。”

荀谌一声长叹,长身而起,拱拱手。

“杨公虽年高,却能与时俱进。小子自愧不如,就此别过。”

杨彪轻笑一声,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