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章(1 / 2)

加入书签

见杨奉说郭汜有勇无谋,杨彪忍不住撇了撇嘴。

刘协也哭笑不得,觉得这一幕实在讽刺。

杨奉居然有脸说别人有勇无谋?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杨奉说得也没错。

郭汜的确有勇无谋,而且比杨奉有过之而无不及。

郭汜马贼出身,好勇斗狠既是生存之道,也是生命底气。他的武艺不错,自视更高。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应吕布之邀,在阵前决斗,奉献了真正的三国历史上不多的单挑场面之一。

可是话又说回来,能与吕布单挑而不死,本身就说明郭汜的武艺不弱,虽败犹荣。

这样一个人到了阵前,被杨奉刺激几句,是有可能恼羞成怒,悍然冲阵的。

“等等。”刘协打断了杨奉。“朕有一问,想请将军解惑。”

杨奉大大咧咧地说道:“陛下,你说。”

“朕知将军骁勇,可那郭汜武艺也不弱,若是两人阵前决斗,将军有几分胜算?”

杨奉莽归莽,涉及到具体的战斗却不敢大意,沉吟了片刻。“若是准备充足,胜负在五五之间。若是仓促相遇,那就难说了,要看谁的体力更好,反应更快。”

刘协点点头。“若是将军以逸待劳,而郭汜远道而来呢?”

“那臣当有七分胜算。”杨奉说道,随即又解释道:“不过郭汜也久经战阵,也非孟浪之人。若是身体疲惫,没有胜算,他是不会轻易出战的。”

刘协无声地笑了。“如果我们设法激怒他呢?”

杨奉眼神闪烁,沉吟了片刻。“果能如此,臣必战而胜之,甚至可能一战斩首。”

“那将军可要好好准备。”刘协笑道:“朕建议,将军不妨再选一些勇士,组成小队,配以精甲利刃,勤加练习,一旦机会出现,或可冲锋陷阵,斩将夺旗。”

杨奉将信将疑,有点勉强地点了点头。

趁郭汜立足不稳冲营是一回事,阵前斩杀郭汜本人又是另一回事,天子这个要求太高了。

逼宫

说完了郭汜,杨奉接着说李傕。

他对李傕的畏惧明显超过郭汜,根本不敢提主动出击的事,所有的安排都立足于防守。

死守。

由此可见,他讨要临机决断的权利根本就是趁火打劫、坐地起价。

刘协也不说破,平静地听杨奉解说,讨论其中的细节,旁敲侧击的提一些建议,却不坚持。只要杨奉有一丁点反对的意思,或者稍加解释,他便点头认可,表示支持。

会议进行得很顺畅,杨奉的心情很好,意气风发。

趁此机会,刘协提出了要去段煨大营的计划。

“陛下万乘之尊,为何要去段煨的大营?”杨奉拍着胸脯,大大咧咧地说道:“自古只有臣见君,岂有君见臣的道理?段煨若是不肯来,臣敢请陛下赐一诏书,愿身先士卒,率部击破段煨大营,缚至陛下驾前。”

刘协笑笑,给杨彪使了个眼色。

杨彪深吸了一口气,努力保持着笑容,微微欠身。

“将军之勇,人所共知。只是大敌当前,不宜树敌过多。张济在陕,若是段煨不敌,邀张济前来助阵,将军以一敌二,岂不麻烦?不如暂时缓颊,联合段煨,命其阻击张济,解朝廷后顾之忧,使将军能全力迎战李傕、郭汜,再立新功。”

见杨彪这么给面子,杨奉心中得意,却还是不肯松口。“万一段煨有不臣之心,对陛下不利,谁能担起得这样的重任?”

“将军可知渑池之会的故事?”

杨奉茫然地摇摇头,脸色有点不好看。

杨彪心中不屑,却还是耐心的解说了秦赵会于渑池的故事。“如今形势危险,陛下为天下安危,不惜以自赴险。某不才,愿效蔺相如故事,与陛下同往。愿将军为廉颇,率重兵为形势。段煨纵有不臣之心,亦必畏于将军英勇,不敢冒险行事。”

见杨彪将自己比作名将廉颇,寄以朝廷安危的重任,杨奉心里美滋滋的,几乎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一口应承。

——

会议结束,刘协到杨奉准备好的帐篷小憩片刻,准备去段煨的大营。

他刚刚坐下,还没等喘口气,杨彪就跟了进来。

“杨公辛苦了。”刘协无奈地笑道,指指对面的胡床。“坐下说话吧。”

“陛下更辛苦。”杨彪拱拱手。“陛下,赴约之前,臣有两件事,想请陛下旨意。”

“杨公请讲。”

“其一,陛下当真希望杨奉阵前斩将吗?”

刘协摇摇头,又点了点头。

杨彪眼神疑惑。

刘协吁了一口气,轻声说道:“朕不是希望杨奉阵前斩将,他未必有那个勇气和实力。之所以这么说,是不希望他浪战。”

杨彪微微颌首,一双看透世情的眼睛盯着刘协。“但……陛下有此计划?”

刘协眼皮轻挑,看了杨彪一眼,嘴角微挑。“朕的确有这个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