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40章(1 / 2)

加入书签

“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英国的生活轻松的多。”艾伦威尔逊很是开心的回答,没有外来移民威胁,虽然有印尼在旁边,但说实话印尼威胁都是吹出来的,对于英国皇家海军来说并不是威胁,“珀斯附近也有英军驻扎,元帅没事可以去看看。”

澳大利亚要是自然条件好一点,问题都会比美国少很多,不过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矿山就挺好。

“听起来不错。”蒙巴顿很开心,如果休息时间长了,想念军旅生活倒是可以去军营转转。

蒙巴顿决定围绕着自己工作多年的地方转转,把办公室留给了新任英国国防参谋长赫尔爵士和女婿,让白厅和军方互相熟悉熟悉。

蒙巴顿就要最终告别四十九年的戎马生涯离开国防部了。消息不胫而走,许多记者和一些好奇的过路人,都纷纷前来围在国防部大门口,蒙巴顿下楼时从窗子里看到了外面的情景,高兴地说:“嗬!门口还有这么多人,真令人满意。”

办公室里面,赫尔爵士则和艾伦威尔逊对话,“秘书长和元帅的感情,比之一般的父子都要好。”

“帕梅拉是我的妻子,我当然对元帅充满感激,这是我的义务。”艾伦威尔逊不卑不亢的回答了对方的问题,然后话锋一转,“就像是我对军方的义务一样,英国的海外利益,还需要军方来守护。我一直都是十分支持军队建设的,虽然有些项目不可避免的在评估之后,被砍掉,但绝非我的本意,而是无法说服内阁通过。”

白厅是英国权力中枢,虽然被选上来的议员们并不这么认为,但这是事实,白厅理所当然对任何一个部门有影响力。就比如现在的国防部常务次长马金斯,就在把控着国防部的方向。

这一天蒙巴顿少见的按时下班,在众多围观群众和记者的闪光灯下走出了国防部,这些不知道,蒙巴顿即将开启下一个阶段,成为澳大利亚和英国之间的桥梁。

艾伦威尔逊见证者历史著名人物从台前到幕后的全过程,也不由得发起了感叹。

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重燃战火,就像是艾伦威尔逊预测的一样,印度在喜马拉雅山丢了大人之后,现在连巴基斯坦也觉得可以和印度比划比划了。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克什米尔游击队对印军哨所和一些补给仓库进行攻击,直到后来战争规模扩大,巴基斯坦才派遣了大批武装人员进入了克什米尔地区。印度方面更是一举在停火线地带集结了超过六个师的兵力,直接朝巴基斯坦本土发起了攻击。

距离艾登信誓旦旦的派外交大臣调停才没多久,两国又开始大打出手,导致了工党在下议院指责保守党在粉饰太平,这让艾登十分恼火。

“处于我们和印度的传统关系,理论上我们应该站在印度一边,但是相信,美国处于平衡印度的考虑,一定会站在巴基斯坦一边。现在战争规模虽然很大,但是战线还没有明显的变化,还不至于让我们匆忙表态。”

到了唐宁街十号的艾伦威尔逊,拿着最新的外交情报,建议艾登道,“而且我们施加影响最好不要自己出面,巴基斯坦是和平教国家,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施压,看看印度要干什么?”

石油禁运

“印度也应该受到一点教训。”艾登也不知道是说美国支持巴基斯坦,还是认为印度这一次把英国的调停当做放屁,反正是耿耿于怀,“不过英国的利益在印度很大,我们会不会因此利益受损。”

“应该不会,以印度河巴基斯坦的配置,高强度战争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不会超过两年前在喜马拉雅山的战争。”艾伦威尔逊用笃定的口吻回答。

和平时期各国不会储备太多的武器弹药处在临战状态,美苏的真正盟国当然是例外的,都在认真的为了世界大战做准备。不过印度和巴基斯坦并非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成员,而是处在边缘地带。

更别提印度军队一直存在的,坦克比装甲车多,装甲车比火炮多的头重脚轻配置。

这根本不是一个随时准备大规模战争的配置。这种能力印度其实一直都没有,印巴战争不但时间长不了,随着各种武器的提升,反而战争时间会越来越短。

第一次印巴战争时间最长,往后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对很多国家来说,大规模战争是打不起的。这还是用适合大规模战争的苏式武器,换做用美式武器的国家,更加顶不住战争消耗。

但艾伦威尔逊也在艾登面前说了,高强度战争,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国力,支撑一两个月的高强度战争还是做得到的。

“好吧,看来印度真是成长起来了。连我们的调停都可以无视,可能印度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调停印度。”艾登面色冷峻的道。

艾伦威尔逊一脸赞同的点头,心里也不以为然,能够调停的国家当然有,两年前把印度的尊严踩在脚底的某大国不就是么。

现在放话说某大国要介入战争,印度保证会非常认真的考虑,是不是要停战。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关心某大国,但从新中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