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5章(1 / 2)

加入书签

不过面对英国,不是他瞧不起诈骗岛,常公的勇气仅限于对本民族,像是英国这种殖民者,哪怕葡萄牙这种实力的,他也绝对不敢惹。

不能因为常公的对手很厉害,就认为常公也很厉害,这绝对是一个误区。

常公确实比什么南越坚持的时间长,但他的地盘比南越大多少?从美军撤离南越,南越还坚持两年呢,常公也就在比南越地盘大了几十倍的情况下,比南越多坚持了一年而已。

这就是常公的真实水平,艾伦威尔逊在马来亚的任期,概括的反英份子也包括炮党,也让不少人在这个世界上消失,直到离任都没接到抗议。

哈罗德·威尔逊听说艾伦威尔逊从卡拉奇转机过来,又询问了一下印度的情况。

艾伦威尔逊也给予了解答,“尼赫鲁这个人能力在常公之上,不过印度人嘛。连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这本书当中都说,印度人夸夸其谈,希望印度学习一下中国人的务实精神。诚然,我们很尊重印度当前在国际上的地位,但印度人要是继续自我感觉良好下去,一定会吃大亏的。”

印度在国际上的声望很高,这是现在这个时间段的事实。连艾伦威尔逊都记不起来,这几年都多少次被授予调停者的角色,有多少要独立的地方领导人去印度拜码头了。

不过这都会随着印度撞墙戛然而止,只要那场战争开始,印度就会从第三世界领袖,新兴国家的盟主,国际事务的调停者,变成可有可无的角色。

没办法,国际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印度独立之后两次丢大人,都和中国有关。

一次是打仗,一次是举办运动会,印度举办的英联邦运动会,可就在帝都的两年之后。去参加的国家遍及全世界,要知道英联邦包括五眼当中的四个,结果印度就拿出这种国力。

面对印度的提问,艾伦威尔逊保持着往常的不是小好而是大好言论。

这种乐观态度,总算是让哈罗德·威尔逊舒缓了心情,摇头道,“艾伦,我现在遇到了难题,你上次和摩萨台谈的解决方案,伊朗那边不认了。”

“德黑兰身后一定有人诚邀,苏联的可能性不大。我们血浓于水的可疑盟友,倒是有可能借机排挤英国在伊朗的势力。”

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分析道,“谈判还是要谈的,哪怕前路曲折,我们也要保持平常心,只是万一真的是美国搞鬼,这肯定只是一个开始。美国想要接受我们和法国人的地盘,这一次应该算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说到这,艾伦威尔逊忽然有种赢麻了的感觉,如果伊朗的发难能够让英国认识到美国笑面虎的姿态,这还是一件好事,总比苏伊士运河出事才让英国惊醒要好。

伊朗出现问题和苏伊士运河出事,可不是一个难度,后者一旦出事根本无法补救,而前者是可以接受的。

“你有什么应对办法没有。”哈罗德·威尔逊一脑袋浆糊,希望常务次长能够解答。

艾伦威尔逊很想说没有,但话到嘴边则说道,“先把这件事通知法国,这种问题上,英国和法国是处在同一个环境中的,法国的支持非常重要。”

惊醒的法国人

“莫斯科和华盛顿也要问问,莫斯科那边严厉一点,华盛顿那边平和一点,对莫斯科的质询表达了对平衡破坏的担忧之情。差不多就行了。”

艾伦威尔逊给出了亡羊补牢的建议,但心中一片沉静,除了对巴黎的戴高乐政府有示警作用之外,莫斯科和华盛顿可能不会有回音。

在地理上苏联占据了优势,在国力上美国仍然是天下第一,英国小毛驴的处境还是尴尬的很。

没准现在莫斯科和华盛顿度认为优势在我呢,把英国踢出局两国获得获得的利益更大。

不多时迪克逊被叫进来,按照外交大臣的专业指示,分别和美苏法三国取得联络。

和迪克逊同时离开的艾伦威尔逊,拒绝了在这住下的建议,无奈的道,“巴士拉有蒙巴顿集团的酒店,我只能住在那。”

“常务次长和夫人有过这种口头约定?”迪克逊一脸的羡慕,这就是有钱人的生活嘛?

“是的,其实要是在迪拜的话会更加方便一点,当地的蒙巴顿大厦虽然没完工,但酒店的设施更好一些。”艾伦威尔逊提及了和航空港项目共同推进的配套设施,“反正也不远,直接电话联系,我会马上过来。”

说实话,他不认为伊朗的问题完全是坏事,甚至是好事。按照历史的话根本拖不到今天。

五年前就已经把英国的势力排除在外了,能够把局面延缓到今日,他对得起大英帝国。

好的一方面还在于,工党如果想要借助外交工作的突破,赢得大选胜利。却被美国这么插一缸,要是因此导致大选失败?

别人他不知道,哈罗德·威尔逊作为现在的外交大臣,而历史战绩是带领工党四次胜选,直接导致了工党执政高峰,如果因为美国这一次的动作败选?

那么等到有一天哈罗德·威尔逊卷土重来的时候,会不会记住今日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