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0章(1 / 2)

加入书签

“我相信艾伦是一个可靠的人。”诺曼·布鲁克换了一个词,一字一顿的重复道。

“尊敬的首相,爵士,我们动作一定要比美国快,因为远东战争的缘故,就算是现在美国马上进行转场,在刚开始的几天也只能以欧洲当地的空中力量进行空运。可能我们必须在最开始这段时间独立应对。”

艾德礼和诺曼·布鲁克点点头,显然心里已经对此有所准备。

伟大的艾德礼首相堵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在这一轮的对抗当中,维护了大英帝国的尊严,展现了政治家的魄力。

当然这个评价是艾伦威尔逊在本次危机结束之后,颅内想出来的各界舆论。他现在马上要去办另外一件事,和麦卡锡商量怎么在柏林危机当中展现英美特殊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让英国付出更小的代价,得到更大的赞誉,至少比美国要大。

很少能够见到以社会主义者自居的艾德礼,在下议院表现出来强硬的一面,乃至于在艾德礼发表讲话的时候,整个下议院鸦雀无声。

就算是下议院著名喷子丘吉尔议员,都被艾德礼首相充满魄力的演讲,表达西柏林作为自由世界底线的举动惊呆了。

工党不是一直主张英国应该更加关注国内么?怎么现在艾德礼变成这样了?满满都是大英绝不躺平的口吻。

“既然苏联人封锁了地面,想要让自由世界知难而退,那么大英帝国将在自由的天空,为柏林人架起一道空中桥梁。”艾德礼几乎用呐喊的口吻,表达了这一次英国决不妥协的决心。

这一番讲话完毕,整个下议院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工党议员纷纷站起来。表达对艾德礼的支持。

有的时候鸽派表达强硬,就会让鹰派措手不及。比如二十一世纪的共和党,听见一直煽动这春那春的民主党要发动核战争是什么反应?

这就是现在保守党的反应,总不能艾德礼表达了强硬之后,保守党要做和事老吧?

“哦,我的朋友,和国内联系上了没有?”艾伦威尔逊找到了麦卡锡,主动询问现在美国的情况,拿出来什么决策了没有。

“目前还没有拿出来一个应对方案。正在讨论当中!”麦卡锡点头表示已经和国内联系上了,但是现在美国还没有拿出来应对方案。

艾伦威尔逊点头,毕竟几十万美国大兵还在半岛上对峙呢。别看历史上某大国内战时期,柏林危机爆发,但炮党可没有几十万美军亲临前线保驾护航。这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这对艾伦威尔逊来说正好,本次英国应对柏林危机的初衷是,力美国出,逼英国装。美国现在权衡利弊的时间,正式属于英国的表演时刻。

我大英天下无敌啊

“现在看来只能我们首先做出反应了。”作为朋友,艾伦威尔逊没什么隐瞒的,艾德礼首相的表态马上就会见报,麦卡锡到时候也会知道。

皇家空军因为二战的原因,在战后受到格外重视,可谓是老本丰厚。但和美国也完全不能比,如果美国不能迅速做出反应的话,那么自由世界应对本次的柏林危机。

其结果就是,英国使劲浑身解数最终战败,因为皇家空军的运力不足以支撑两百多万西柏林市民的需求。

艾伦威尔逊倒是不认为,美国想要借着柏林危机给英国上一课。如果美国不出工不出力的话,英国会不会失望不好说,欧洲国家差不多都会失望。美国就别想在领导自由世界了!

“约瑟夫,这对你而言是一个机会,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你此时恰好作为重量级参议员在欧洲,你的一举一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美国。”

已经笃定美国不会出卖英国的艾伦威尔逊,此时就开始为麦卡锡出谋划策了,不过在此之前他先需要麦卡锡的保证,这都是麦卡锡的个人行为,和他这个英国人无关。

“艾伦,你是我的朋友。”麦卡锡甚至有些怒意,对艾伦威尔逊的小心谨慎有些不悦。

“对不起,这是我的职业操守,你要明白,我们这些事务官可总被政客一句话耍的团团转。”艾伦威尔逊不动声色的撇清关系,随后帮助麦卡锡出谋划策。

首先柏林作为世界重要的城市,当前吸引了两大集团的关注,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柏林。

对于苏联而言,在吞并北海道而自由世界办法不多的情况下。失败了也没什么损失,成功了却可以有种乘胜追击的气势。

对于自由世界来说,则必须显示实力让苏联知难而退,美国当前的面对的问题并不少。

就算把北海道问题刨除在外,半岛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在艾伦威尔逊返回伦敦结婚之前,美韩联军发起了夏季攻势,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来而不往非礼也,一旦美韩联军主动进攻没有进展,反击也是可以预测的。

历史上的一九四八年柏林危机被称为冷战第一次高潮,但和现在本时空在一九五一年的柏林危机相比,都算是小儿科了。

现在全欧洲最不紧张的人可能就是艾伦威尔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