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6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件事没有隐瞒巴伦爵士,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艾伦威尔逊从来不会吃独食,他也是一个懂得分享的人,明白什么钱该拿什么钱不该拿。

像是这种需要官方层面起作用的事情,他就不会想方设法的去独吞。

对于艾伦威尔逊懂得分享的理念,巴伦爵士非常的满意,这个下属十分的可靠。

虽然有些时候过于插手了一些,但优点还是非常多的,也难怪很多人都非常器重他。

“你接待美国人的这几天,甘地正在调节尼赫鲁和帕特尔支持者之间的争端,又在到处发表演讲,呼吁在这个时候要团结了。”巴伦爵士让艾伦威尔逊坐下,开口道,“你觉得,谁领导未来的印度比较合适?”

“不好说,就像是两个疯子领导精神病院。”艾伦威尔逊实话实说的道,“在国际舆论上,很多不同国家的媒体,都认为印度独立之后,会成为一个天然的领导者,但我不这么认为,能对我们造成威胁的,除了我们自己的可疑盟友之外,就剩下使用苏联体制的国家了,我们只要做好一点,确保印度不会成为苏联那样的国家,未来印度的威胁就在可控范围之内。”

这是艾伦威尔逊的肺腑之言,在体制问题上,美国和苏联各有各的毛病,半斤对八两谁也别说谁,但是苏联的体制体现出来的国力,远远比同等水平的美国强。

也就是说同等水平上,苏联看起来更加的强大。这就如同一战之前英国和德国的对比。实际上英国本土不少学者,也根本不认为苏联是独创了一套政府体制。

而是认为苏联的制度是德国的变种,类似于德意志第二帝国那个时期。威廉二世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是由一个个康采恩集团支撑起来的国家。

苏联的国家企业,也可以看做是当年德国的一个个康采恩集团。威廉二世就很热衷于国有化,曾经还想把娼妓的产业变成国家经营,这样比较容易收税。

正是因为熟悉,所以欧洲国家都不排斥国有化,这一点和隔着大西洋的美国完全不同。

“其实我还挺期待,尼赫鲁和帕特尔闹起来。”巴伦爵士听完艾伦威尔逊的话之后,点点头道,“可惜甘地这个人,在维护团结上面还是很有一套的。”

看得出来,巴伦爵士对甘地阻止了,尼赫鲁和帕特尔的争端扩大还颇为遗憾。

“其实我们可以把,甘地和总督见面,让阿里真纳组建政府领导印度的事情透露出去。”艾伦威尔逊沉吟了一下,压低声音道,“甘地曾经的言论,广大印度人民还不知道呢?只有国大党一部分高层知道,这一点都不民主。”

“不好吧?”巴伦爵士喜不自胜,但话到嘴边又忍住笑,表示这一点都不绅士。

“这总督府这么多人,这人多嘴杂的,我们怎么知道是谁泄露的。”艾伦威尔逊自顾自的道,“作为一个未来的民主国度,印度人有知情权。”

甘地是叛徒

作为一个裱糊匠,艾伦威尔逊自认为已经做到了所能做到的一切。当然这也离不开英属印度公务员,这个温暖大家庭的全力支持。

让英属印度的局势出现了一丝微小,但绝对对大英帝国有利的转变。社会的平稳每过一天,英属印度就会为大英帝国创造一天的财富。

不过到了现在么?也是时候回归治理英属印度的传统分而治之了。在英属印度独立已经成为定局的前提下,把水搅浑,制造一些矛盾有什么错。

矛盾本来就是存在的,利用也有错了?指责大英帝国利用矛盾维护英属印度的统治,艾伦威尔逊说实话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不管指责英国的国家,说的多么正气凛然,但实际上就是如此。

什么反殖民啊,反帝反封建!后来也没看声援印度人的国家,真的帮印度做什么了。指责别人的时候当然是理直气壮,轮到自己又受不了了。

不过这个世界本就是如此,印度做不行,大英帝国做,很行……

战争和动乱等冲突是现在国际社会的基本体现,和平与发展虽然仍然被所有国家认同,但是当大危机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国家还是把自己的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以至于整个国际社会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封闭了自己的一部分对外对内的言论公平感。

印度人也知道家丑不可外扬,不过处在英属印度注定独立这个十字路口,艾伦威尔逊觉得扬一扬其实也没有什么,保持透明度有什么错呢?

尼赫鲁和帕特尔各有拥趸,支持者都不在少数,其实只要随便走走就能亲眼所见,印度人目前对英属印度副总理的热忱,各种的集会,就成了这种键政的最佳场地。

有赖于甘地已经做出调解,在政治集会当中,帕特尔和尼赫鲁的支持者还算是稳定,不过这种场合哪有百分之百的事情呢?这么大的集会,有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参与,出现一点事情也是非常正常的。

这一场源自于孟买的政治集会,在现在的英属印度,已经不是必须严厉禁止的事情了。当地的殖民机构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