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章(1 / 2)

加入书签

“是,首相!”爱德华·布里奇斯和之前同外交部秘书在一起的时候判若两人,带着温和的笑容介绍柏林现在的情况,以及多日以来的准备。

“那我们就和大英帝国的对手们,进行一次真正的谈判。”丘吉尔叙说着自己的宏伟蓝图,带着爱德华·布里奇斯和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一起离开了机场。

艾伦威尔逊在负责波茨坦会议的外交官团队当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也跟在众人的身后,不过比起丘吉尔的经典形象,他的注意力更多放在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的身上,不出意外的话,自己接下来在会议期间,将会和这个保守党的二号人物常常见面。

“他就是苏伊士运河战争当中,被美苏羞辱的当事人?”艾伦威尔逊心中念叨着。

苏伊士运河战争,是权力棒交接的一个关键性事件,英法两国组成联军,联合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的领袖埃及大打出手,却最终被逼让步,从此在全世界眼中,不配再和美国和苏联相提并论。

就是从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后,英国一步一步的放任殖民地独立,最终完全退回了英伦三岛,成了美国的跟屁虫。

因为柏林已经不负之前的繁华,为了避免耽误首相和外交大臣的好心情,内阁秘书爱德华·布里奇斯安排的车队,没有从柏林市区经过,绕道到达了波茨坦。

进入采茨利恩霍夫宫,爱德华·布里奇斯在丘吉尔面前诉说着现在的消息,“苏联方面已经发来电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本人以及莫洛托夫已经启程,苏联人是从陆上通道过来。”

“至于美国方面,美国总统杜鲁门将预计在明天到达,目前的消息国务卿应该是不会陪同!好像最近美国政府的人事方面经常出现调动。”

“杜鲁门明天到,这样也好,在斯大林到达之前,我要和我们的盟友先交流一番,这样在共同面对苏联人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容易一些。”丘吉尔点点头,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这是艾伦,会议期间,他会跟随外交大臣。”爱德华·布里奇斯挥手让艾伦威尔逊过来,冲着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介绍道,“艾伦有着海外工作的经验,在东方学院学习过,对远东、印度以及中东的风土人情都十分了解,对苏联也有一定的认识,是一个少见的年轻人才。”

罗伯特·艾登微微额首道,“海外工作的外交官,这和亚历山大倒是很像。”

外交部常任秘书亚历山大卡多根,曾经是驻中国大使,罗伯特·艾登对外交部的常任秘书履历还是非常清楚的。

“这些就是在会议期间,进行谈判工作的外交官们。”爱德华·布里奇斯面面俱到的介绍着其他人。

“我们一起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丘吉尔昂着头,面带一丝强硬开口道。

“是,首相!”进行波茨坦会议的外交官们,开口向丘吉尔做出保证。

六月二十七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专机到达柏林,比起他声名卓著的前任罗斯福总统,这是杜鲁门首次出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对手还是苏联的斯大林和英国的丘吉尔,说是不紧张是假的。

但是马上,到达波茨坦的杜鲁门,就被丘吉尔表达的热烈欢迎冲散了紧张情绪。对于丘吉尔口中话里话外的英美特殊关系,杜鲁门点头附和,却没有给出正面回应。

波茨坦会议

出于对待苏联的某些共同立场,英美外交代表团队,还是在苏联代表团到达之前,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沟通,算是知道相互的基本底线,尤其是面对苏联的底线。

艾伦威尔逊并不是直接谈判代表,他现在的职责和之前差不多,是外交大臣罗伯特·安东尼·艾登,和包括艾福尔在内的谈判外交官之间的联络官。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传话的人,把首相和外交大臣的意思,传达给直接参加谈判的外交官。

这个机会艾伦威尔逊非常珍惜,心中就如同承蒙三百年大英帝国光辉岁月的感召。

像是选举国家公务员和政客之间的关系,固然是不能过于僵硬。

如果政客要撕破脸的话,也是可以对内阁秘书动手的,只是一般不会这么做。

丘吉尔和杜鲁门并肩而立的照片,将会马上出现在英国各大报纸的版面上。这一点艾伦威尔逊毫不怀疑,马上就要大选了,丘吉尔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其实美国人还是最关心对日作战的问题,就此问题和我们沟通过了,希望我们在此采取共同立场,促成苏联对日作战。”艾伦威尔逊将第一手消息,汇报给了外交大臣罗伯特·艾登。

“和我想的差不多,这应该是美国对苏联现阶段的主要要求。可以预计,苏联人不会这么容易答应的。”罗伯特·艾登点头道,“爱德华爵士说你对东方问题有着敏锐的认识,你怎么看。”

那要看东方问题具体是什么?东方可大了!心里虽然这么想,艾伦威尔逊却好不停顿的回答道,“好像苏联并没有像样的海上力量,难道游泳去日本么?”

“对啊,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