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82章(1 / 2)

加入书签

以青霉素来说外行人只知道这东西能够治病,貌似和其它的药并无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内行人却很清楚它的价值,清楚的知道青霉素意味着什么。

还有很多其它的领域,比如电磁领域,可能第一个发现磁生电,电生磁的人,大家并不会觉得有多厉害,可是真正投身研究的人就会知道,想要发现一个新的现象出来是非常难的事情。

那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研究,细心的观察,才能够发现新的现象,然后加以利用,最终形成新的突破和发展。

“陛下,科技进步奖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评选,先组一个评选委员会,委员会的委员进行推荐,或者是其他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进行推荐,最终大家评选出三人出来。”

“如果有争议的话,最终交由天子来评选。”

刘晋想了想也是再次补充道。

科技进步奖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奖项。

按照朱厚照的规划,这每年可以有10万两白银用于奖励三名杰出的贡献者,10万两白银即便是三人平分,一个人也可以分到三万多两银子。

这三万多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3000多万了,足够让人衣食无忧了。

相比之下后世的这个奖项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几百万的奖励,在帝都,魔都这样的地方连一套房子都买不到。

说实话,想要搞科技研究的人能够安安心心的搞研究,最起码来说要让人没有这方面的忧虑吧,该大气一些还是要大气一些的。

朱厚照相对来说还是很大气的,入选的院士一人奖励1万两银子,足够在帝都这边购买2套房子了,再加上享受正五品的待遇和俸禄,这至少来说生活方面肯定是有保障了,可以无忧无虑的去搞研究了。

新学振奋

“卖报!卖报!”

“天子为鼓励科技创新,奖励科技进步,拟成立大明皇家科学院!”

“天子从自己的内帑拿出1000万两白银存入大明第一银行,以每年的利息,每年评选出30名杰出的科学贡献者入选皇家科学院院士,并且奖励1万两白银!”

“同时设置科技进步奖,每年评选3名科技进步奖得主,三人将分享十万两白银的进步奖奖金!”

“卖报!卖报!”

“皇家科学院士可以享受举人的身份和地位,免除徭役和田赋,每年还可以按照正五品的待遇领取朝廷的俸禄!”

清晨,伴随着报童的吆喝声,大明新的一天开始了。

“给我一份报纸!”

“给我一份!”

“给我一份!”

听到天子成立大明皇家科学院和科技进步奖的消息,一时之间,报纸就被人给一抢而空。

从大明早报成立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时间了,大明的老少爷们早已经习惯了早上看报纸喝早茶的生活习惯了。

每当有重要大事刊登的时候,这报纸的销售就会非常的火爆,因为人人都会想要在第一时间内知道这个大事。

“大明皇家科学院?”

“这还给举人的身份和地位,选上了不仅仅有1万两银子的奖励并且还可以按月领取正五品官员的俸禄?”

“这样的待遇也太好了吧?”

“这可真是了不得啊,这看来搞技术研究也是很有出路的?”

“你这不算废话吗?”

“即便是没有天子成立这个皇家科学院,这些搞技术研究的人也都过的很不错,这随随便便的一个发明往往都可以卖出高价,一夜暴富。”

“更何况他们这些技术性的人才走到哪里都很吃香,无论是在学校里面当老师教授,还是去大商行大工厂当技术研究,他们的薪酬待遇可都是很高的,随便一个月几十两银子的都很多。”

“可不是嘛,上次我们厂的机器出问题了,东家都急死了,找了很多人都修不好,后来找了机械学院的一个教授,他就是听听声音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划一条线就收了我们厂足足100两银子呢。”

“真的假的?这划一条线就收人100两银子,这也太黑了吧?”

“黑?”

“我们东家不仅仅非常开心的给了银子,而且还客客气气的请人吃了一顿大餐呢,用这个教授的话来说,划条线不值钱,值钱的是知道在哪里划线。”

“我们厂的机器,这随便停一下就要损失惨重,区区100两银子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看来这新学也是有可取之处了。”

“你这就是讲废话了,没有新学哪里来的机器?没有机器我们能够有现在的高效生产?”

“就是啊,没看到报纸上所说的,这辽东,河东,黑土省等地区,一个农民靠机器都能够耕种几千亩甚至于上万亩的土地,这可都是靠机器的。”

“我也知道,但是经常听到一些读书人鄙视新学,说新学学的东西是旁门左道,不入流的下三流。”

“那些读书人的话你也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