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19章(1 / 2)

加入书签

蒋冕回过神来,也是直接干脆的说道。

天子都不喜欢自己了,还留着也是没有任何的意思了,能够体面的回家养老,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嗯,既然你都这样说了,朕准了!”

弘治皇帝点点头批准了。

“臣谢陛下隆恩!”

蒋冕恭敬的谢恩。

内心里其实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现在就回家去养老的,但是没办法,不愿意也要回去养老。

群臣看着这一幕,弘治皇帝好好的直接就让蒋冕滚蛋了,这肯定是有原因的,不单单是因为蒋冕反对弘治皇帝要将翰林们放到地方去历练的事情。

弘治皇帝看了看蒋冕,给他体面的回家养老,这已经是很仁慈了,他如果不识趣的话,弘治皇帝还准备将他的一些事情给拿出来说说。

既然他如此识趣,弘治皇帝也给他体面。

“杨廉,你说说此事。”

弘治皇帝将目光看向礼部侍郎杨廉。

“臣,臣以为陛下您所言有理,翰林们是应该到地方去多历练、历练。”

杨廉一听,顿时就直冒冷汗,后背发凉。

弘治皇帝在这个时候点自己的名字,这可不是好事啊,肯定是知道了一些东西,想到了毛纪,他就更害怕了。

原本是要反对的,但马上就改口了。

“是啊,要多到地方去历练、历练,否则哪里知道百姓的疾苦,疫情期间已经很难了,但还是有人官商勾结的大发国难财,更是有人包庇着这些人。”

“杨廉,你说是不是?”

弘治皇帝看着杨廉,冷冷的说道。

“臣……臣,臣知罪,臣知罪,请陛下饶臣一命!”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杨廉一下子就跪下来,自己的事情发了,毛纪被砍了脑袋,自己这脑袋还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呢。

“哼!”

“知罪,知道自己有罪就好。”

“自己也回家养老去吧。”

弘治冷哼一声,深吸一口气,想了想最终还是放过这个杨廉一马,杀一个毛纪也是当时为了震慑天下百官的需要。

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弘治皇帝还是宽厚仁慈的,蒋冕也好、杨廉也罢,都是朝廷重臣,还是让他们有个善终吧。

“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杨廉顿时就连连磕头致谢。

至于群臣,一个个都面无表情起来,弘治皇帝如此雷厉风行的手段,这事情是定了。

实干才有前途

“杨一清,你说说。”

弘治皇帝接连让两个朝廷重臣滚蛋回家养老去,也是让朝野上下的官员一个个都心惊胆战起来。

当官不容易啊,尤其是在大明朝想要当官只能够考科举,这很多大臣都是在三四十岁的时候才考上的,这头顶上的乌纱帽来之不易,谁都不想就这样轻易的丢了。

其实下去历练、历练也好,不就是走个过程嘛,反正大家其实都已经默认了现在的规矩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无非就是去地方历练一番,走个过程,该升职还是要升职的,不管如何,都是要比其他官员要更快很多的。

没必要为了这个事情跟弘治皇帝死杠,这弘治皇帝难得提一件事情,也不是什么特别过分的事情。

不就是改下翰林们以后的发展道路嘛,总归来说,这大明朝廷的重臣以后还是出自他们这些翰林院的翰林。

“陛下所言有理!”

“这一次的疫情确实是暴露了很多的问题,适当的去历练也是好的,多知晓百姓疾苦,对于官员来说也是好事。”

“更何况连太子都是从知县、知府、布政使一步步的在历练,大家也都该学习、学习。”

杨一清自然是聪明人。

“嗯!”

“说得好,太子原先是什么样的,大家相比也都知道。”

“但是现在太子经过了历练,已经成熟了很多,翰林院的翰林们,作为我们大明的重要储备人才,自然也是要多加历练,不仅仅要有才华,而且还要有治国安邦之能力才行。”

弘治皇帝笑着点点头,然后看了看杨廷和说道:“杨廷和,你说说看。”

“陛下和诸公所言有理。”

“臣也以为应该进行历练,知晓地方的情况,体察百姓的疾苦。”

杨廷和心里面一千万个反对,但是嘴上却是不能反对。

他熬了十多年前才重新来到朝堂,得到了天子的重用,他可不想就这样回家养老啊。

所以即便是不支持,但也要表示支持。

他的心里面很清楚守旧派的大本营就是翰林院,这些翰林们不需要什么太多的考核,升迁都是可以非常快速的。

可是一旦下放到地方去历练的话,他们就要和地方的官员一样参与考核了,每年的税收增长情况、人口增长情况、道路修建了多少等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