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53章(1 / 2)

加入书签

要是有钱,那肯定还是大明本土的这些人更有钱。

数不清的工厂、作坊、商行,新兴的资本家、传统的权贵、士绅、地主之类的。

以前信息不畅,天津股市的投资者还大多数局限于京津地区的人,现在有了电报,大明第一银行这边也是开通了电汇的功能,只要在一个城市存银子进去,在另外一个城市就可以取出来,极大的方便了交易和流通。

同样也是让天津股市越来越火。

来自大明各地的投资者都有很多,大家对股票这种东西,尽管还不是很熟,但报纸上时常有报道,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

有了更多的投资者,天津的股市就变的更加的火红起来,股票都在持续的上涨,同时像铁路这种大项目募资也是变的更加容易起来,因为已经可以吸引全国的有钱人来投资了。

甚至于连藩属国朝鲜、倭国以及周边暹罗、苏禄等国的人都会到大明来投资股市。

财富放在自己家里面可能并不牢固,但是放在大明这边却是无比的安全,大明人讲信誉,再多的银子放到大明的银行里面都不用担心出事。

但银行的利息毕竟还是很少,股市暴富的消息也是让大家心动不已,自然而然投资的人就会更多。

“我要买1000股南京长江大桥股票~”

“我买1000股长江大桥股票~”

长江大桥的股票在有序的售卖认购之中,然而仅仅不到三个小时,证券交易的工作人员就正式宣布,南京长江大桥的股票已经全部认购完毕,销售完毕,如果想要投资的,只能去购买流通市场上的股票了。

“我去,就卖了?”

“两千万股,两千万两银子?”

“这才不到三个消失而已就募集到两千万两银子了?”

后面的人一听,顿时就炸锅了,这速度也太快了,大明人实在是有钱!

钱流通的重要性

“呜呜~”

南下的火车上,刘晋正看着窗外的景色陷入了沉思之中。

“真是出于意外啊,本以为2000万两白银可能募集不到,到时候还要太子来出银子,谁知道竟然如此顺利就募集起了足够的资金。”

“而且还竟然不够卖,很多没有买到股票的还闹了一场。”

“看来是大明股市的火爆,让投资显得有些不理智了,南京长江大桥投资大,收益缺不大,根本就没有办法和埃及运河相比,但依然还是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连海外的藩王都大量的回来投资。”

“还有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天津的股市一直在持续上涨,这肯定是和电报的出现有关,有了电报,各地之间的信息往来更加便捷快速,甚至于连银行这边有了电报之后,财富的流转都变的更快了。”

“这样也好,大明的基建这才刚刚开始,还有大量的铁路需要修建,有人愿意投资,那到时候铁路的修建方面就可以更快,至少来说是不缺资金的。”

“这银子与其让那些地主老财埋在地下,还不如拿出来投资基建, 这样才能够更快的促进大明的发展。”

想到这里, 刘晋也是露出了笑容。

自己搞出银行、证券交易所来,那自然是为了将大明闲散的资金给集中起来办大事,这银子放在地窖里面,它就是一个疙瘩, 没有任何的价值, 既不能又不能喝的。

但是将它使用出来就不一样了,钱的作用就可以发挥出来, 资金不断的流转, 工厂、商行、作坊、铁路、公路、港口、水库、堤坝等等都可以用钱修建起来。

这些可都是大项目、大工程,很多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对于促进大明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且这些大工程都能够极大的促进就业, 需要用到的人很多,带动就业,创造财富,整个国家的财富就可以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另外也还看促进技术的发展。

就以这次的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来说, 它对于大明的建筑工程技术绝对是一个巨大挑战, 如果能够建成南京长江大桥, 那么再建其它的桥梁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和难度了, 建一座大桥足以将大明的桥梁建筑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以前, 大明的这些地主老财有钱人, 那都是喜欢建地窖, 然后将银子、金子什么的堆的满满的, 甚至于还将金子、银子融成砖用来建墙、建房子。

整个社会的财富不断的聚集到他们的手中, 然后又被他们给埋到了地下面,结果就是社会上的银子、金子永远都非常的稀缺, 货币在不断的增殖,同时又极度缺乏流通性。

钱一旦缺乏流通性, 它事情了它的作用和价值,给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 底层的老百姓一直穷苦不堪,社会创造的财富永远都是靠那一亩三分地, 而朝代也往往逃不出三百年的轮回。

所以刘晋清楚的知道必须将大明地窖里面的那些银子给弄出来, 让它在社会上不断的流通,这样大明的经济才能够真正的激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