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83章(1 / 2)

加入书签

说到这事啊,李东阳也是忍不住直摇头。

世界那么大,李兆蕃偏偏就看上了中东这个旮旯,什么都没有,一片荒漠的地方,现在也就是能够捞点珍珠卖,另外就是再做做奴隶生意,勉强维持着。

“这种事情啊,还是要多找刘晋请教一下,他是这方面的行家。”

刘健一听,想了想也是说道。

李东阳的继子好歹也是有能力有野心去海外弄快殖民地,这以后多少也是有点家业传承下去的。

虽然说只能够卖珍珠什么的,但那也是一块殖民地不是,现在两河流域打的昏天暗地的,李家的这个殖民地,现在各种生意也是做的飞起。

再看看自己,自己的小儿子好吃懒做,胸无大志,没有一丝的上进之心,自己的孙子辈,人丁凋零,又不舍得他出海去海外蛮荒之地闯荡。

别看自己是内阁首辅,现在是风光无限,可是等到自己退隐了,或者是百年之后,这刘家还能够剩下什么?

也就是剩下了老家河南的那点地,关键是老家的地不值钱,连种都没有人去种,要不是这些年跟着刘晋办了一些工厂、商行,在南洋这边弄了几个种植园什么的。

真等自己走了,这老刘家是一下子就掉到谷地了,现在多少还是有点家底,再加上自己积累的人脉,这以后还是有希望再起来的。

再看看正在认真办公的刘晋。

这人比人气死人啊。

对方不仅仅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内阁大臣了,估计着再过几年就是内阁首辅,位极人臣了,关键是刘晋这些年攒下的家底,实在是太庞大了,随随便便说一个出来都足以碾压自己了。

关键是如此大的家业,他刘晋还并不怎么费心思,也并不怎么在意,很多产业还都是和皇室、勋贵集团们一起办的,这以后都不需要担心什么。

大明第一银行、钢铁业、造船厂业、海外贸易、海外殖民、糖业、盐业、建筑业、房产业……这数都数不过来。

别的不说,单单是刘晋麾下所拥有的土地和商铺,京城南面所有的土地都是刘晋的,开发出来的楼盘,建设起来的厂房,数不清的店铺。

他刘晋都是只卖楼房不卖店铺,厂房都是出租绝对不卖,这一年收到的租金都庞大无比。

还有淞沪和天津这边,几乎所有的土地也都是刘晋,也都按照着京城南区新城这边来做的,先进行统一的大规划。

工业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地规划的整整齐齐,先修道路,再建厂房,接着就是慢慢的卖楼房,店铺什么的不卖,专门出租。

这天津、京城、淞沪三座大城,天知道刘晋一年的租金可以收到多少,关键是这租金还年年都在上涨,收益非常的好。

这样的布局,实在是让人惊叹!

而这仅仅只是刘晋麾下的一个产业而已。

还有大明第一银行,现在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央行了,掌握着大明帝国的货币发行,这一张张纸从大明银行出来就变成了银票,不仅仅畅通大明帝国,在全世界各地都是极受欢迎的,纵然是在欧洲,哪里的商人也都非常乐于使用大明第一银行的银票。

庞大的房贷业务,存储业务,天知道存在大明第一银行里面的银子到底有多少,反正大明国库肯定是没有大明第一银行有钱的。

在海外,刘晋的产业同样非常的庞大。

西洋联合商行刘晋是大股东,这西洋联合商行现在是大明数一数二的殖民商行,拥有的殖民地无比庞大,每年从殖民地获得财富都超乎想象,据说去年西洋联合商行的股东们进行了一次分红,两千多万两银子就那么几十家人分,刘晋这个大股东一个人就分了几百万两银子。

还有南非殖民商行,同样也是大明数一数二的殖民商行,占据着东非大岛和非洲南端广袤的土地。

尽管南非殖民商行似乎好像并不赚钱,甚至于还要贴钱进去,但是南非殖民商行是现在所有殖民地、藩国当中最有实力的。

南非殖民商行现在都已经能够自己造船、拥有大型的钢铁厂、发达的农业和贸易业,南非殖民商行这边可不是殖民地如此简单,而是将它当成了自己的家园去慢慢的精雕细琢的,刘晋还是其中的大股东,和一群勋贵们弄出了这个南非殖民地,这关系,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所以说啊,这人比人真的气死人。

和刘晋相比,实在是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尽管刘健和李东阳都是当世之人杰,但依然还是对刘晋佩服万分。

不仅仅是才华,是能力,更是人生追求上面。

刘晋不贪图美色,也不喜欢享受,有着庞大的财富,却是喜欢投资教育,大力的兴办新式学校,单单是这京城,刘晋所创办的各种新式高校都已经有十几所了,随便一所投资都是上百万两的银子砸进去。

给新式学校的学生免费读书,这图的什么啊,每年千万两银子的砸进去。

新式小学、中学在大明各地遍地开花,越开越多的,也不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