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06章(1 / 2)

加入书签

群臣一听,也是纷纷点头。

“陛下,刘公所言有理~”

“长江流域乃是我大明富庶之地,湖广、江西、江南,铁路又关系到国家的交通命脉,未来还要继续往南修建,沟通浙江、福建、两广以及下南洋前往,交趾、象林。”

“陛下,自古以来修桥铺路都是利国利民之举,也是足以名传千古之事,古圣贤之君皆重视兴修水利。”

“现今我大明繁荣鼎盛,远超历朝历代,这修建桥梁自然是要建更大、更好的桥梁,长江大桥的修建于国于民有利而无害。”

一个个大臣也是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特别是南方的官员,江西、浙江、南直隶的官员,那更是表示支持。

这长江大桥要是修起来,对这些地方的发展就太有作用了,以前过河太麻烦了,都靠船。

大船不好停泊,又不方便,小船颠簸,运不了多少东西。

这要是有一条大桥,还公铁两用的话,以后不管是走公路,还是通火车,往来就极其的便捷了,对于拉动大明江南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这修桥是好事,只是这长江上建桥,我们有这个技术吗?”

“是啊,是啊,长江何等宽广,想要在上面修建桥梁实在是太难了,怕就怕到时候桥梁建不起来,即便是建起来了,也怕支持不了多久啊。”

“是啊,投资如此巨大,五千万两白银,这纯粹就是用银子给推起来的,如果有保证的话还好,可要是被冲跨的话,这五千万两白银岂不是打水漂了?”

“陛下,臣以为这其中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长江可不是小河,想要在上面修建桥梁实在是太难了,也太危险了。”

有大臣支持,也是有大臣反对,反对的官员无一不觉得在长江修桥具有太大的风险,技术可能做不到,即便是建起来了也怕不够长久,怕庞大的财富打水漂。

群臣争论不休,也是让弘治皇帝陷入了两难之地,这长江大桥到底能不能修?

大明建筑工程学院

尚书房内,弘治皇帝看了看眼前的几位重臣说道:“这长江大桥一事,大家怎么看?”

刚刚早朝上面,关于要不要修建长江大桥,大臣们也是争论不休,主张修建的也有主张修建的道理。

长江天堑,严重的阻碍了长江南北之间的往来,修建长江大桥沟通南北,对于促进南北之间的往来非常具有帮助,而且现在铁路都已经修到了南京,想要继续往南修建的话,就必须要修建一座大桥。

反对修建长江大桥的大臣则是觉得风险太大,长江上修建大桥,这长江可不是小河、小溪的,河面非常的宽,江水翻滚,想要在上面修建大桥,难度非常大,而且施工极为不宜。

况且这大桥投资巨大,需要五千万两白银,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世纪工程,要知道即将通航的埃及运河,它的总投资也不过两千万两白银而已,这造一座大桥却是耗资五千万两白银,这简直就是用银子来堆一座大桥出来。

这桥如果能够建起来还好,如果一旦建不起来,或者是建起来之后很快有倒掉的话,如此庞大的财富砸进去,可都是打水漂了。

朝中反对的大臣很多,都觉得这个风险太大了,技术上存在太多难以攻克的难题了。

“陛下,臣以为修建此桥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长江天险,江水又深、又急,河面非常宽,修建此桥,可谓是前无古人。”

“况且所需资金实在是太大了,五千万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刘健首先站出来,他是反对修建此桥的,觉得风险太大,投资太大。

“陛下,刘公所言有理,长江天险,非人力所能克服,长江大桥的修建风险太大了,这成功还好,一旦失败的话,恐怕会遗臭万年啊。”

李东阳也是跟着说道。

他们两个对于修建长江大桥都是持保留意见的,这其中并不蕴含任何的党派之见,纯粹就是觉得这个投资大、风险大,难以修建。

“陛下,在长江上修建大桥,虽然是前无古人之事,但并不代表我们就真的无法在上面修建大桥,也正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人在上面修建过大桥,所以我们就更应该开历史之先河。”

“当然,这能不能修,我们说了都不算,因为我们都不会造桥,也不懂造桥,在这方面,臣以为还是应该多听听那些懂造桥、修桥的人来说一说,最好是能够派遣一支考察团前往长江这边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论证,进行相关的实验,这样才能够得出准确的答案。”

“如果我们有技术可以修建此桥,那我们就应该勇于去开创新的时代,投资虽大,但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然,如果确实是无法修建此桥,那我们还是应该谨慎出发,将这件事情交给后人去做。”

刘晋沉思一番也是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能不能修,大家说了不算,因为大家都不是造桥的,不懂造桥的技术,别说是长江了,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