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70章(1 / 2)

加入书签

“此事,我知道。”

“大明天子有过此类的旨意下达,限制大明境内各种宗教的传播,大力推行汉家文化的教育和传播。”

“想必宰相大人也是已经看到了旁边的学校,这是根据大明官府的要求所建立的学校,我们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要上学校去学习官话和汉字,到了一定的程度,还要去参加科举考试。”

阿里木点点头说道。

“大明皇帝为何可以这样,为什么要限制传播主的光辉?”

阿里帕夏一听,很是不解的问道,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重要了,但是在大明这边,情况却是不同。

“是限制所有宗教的传播,大明天子对此是一视同仁的。”

“对我们穆斯林也并无区别的对待,我们缴纳的税收是一样的,我们也一样受大明律法的保护,和汉人并无区别。”

“自从西域纳入大明帝国的统治之后,我们的生活也是变好了很多,没有了战乱和马匪之类的,我们可以安安心心的生活。”

阿里木重点强调道。

“可是,他们大力的推行他们的学校,这岂不是在侵蚀我们?”

阿里帕夏看了看旁边的学校,学校建的很漂亮,在学校的中间还能够看到一个孔子像。

“这是大明天子的恩赐,是大明天子对所有生活在大明境内部族的恩赐,大明天子对我们一视同仁,不会像以前的蒙古人刻意的针对我们,征收我们的重税。”

“不仅仅是在我们这里有学校,在大明几乎所有的城镇,都有这样的学校,教育才能够让人有出息,这也是为了我们好。”

阿里木很是平淡的说道,起初的时候,他也是反对的,但得知所有的部族都是如此,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更何况读书还能够考科举,有功名了还可以做官,这在以前可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你所说大明的每一个城镇都有这样的学校?”

阿里帕夏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站立起来,看了看旁边的学校,他震惊了。

“是的,现在大明天子,大明朝廷都在大力的推行教育,对教育极其的重视,要求每一个乡镇都必须建有学校,统一进行教育,听说每年花在这上面的开支都有几千万两银子。”

阿里木郑重的点点头。

“大明人口如此之多,地域如此之广。”

“这每一个乡镇都要建学校,这要建多少学校?”

“这每年又能够教育出多少的人才出来?”

阿里帕夏和摩西等人互相看了看,彻底的傻眼了。

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样的一个国家,竟然对于教育如此的重视,一年花几千万两银子大兴教育,竟然要求每一个乡镇都建学校。

同时他们也清楚的知道,自古以来,学校都是出人才的地方,人只有受了教育才会懂的礼义廉耻,才会成为真正有出息的人。

大明帝国如此重视教育,大力开办学校,可以想象的到,在大明帝国有数不清的学校,每年可以教育出无数的人才出来。

这样的帝国,它岂能不强大?

相比之下,奥斯曼帝国与之相比就差的太远、太远了。

当然不仅仅是奥斯曼帝国,可以说在全世界来说,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像大明帝国这样,大规模的兴办学校、重视教育,花费如此庞大的财富去建学校、教育下一代。

在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目不识丁才是正常的,可是大明帝国这里呢,大明人这是要扫除文盲的节奏啊。

如果一直这样持续下去的话,或许在过上几十年的时间,整个庞大的大明帝国就没有文盲了。

心服口服

带着震惊、难以置信等等诸多复杂的情绪,阿里帕夏和摩西一行人继续西行,每到一个城镇,他们都会停留下来,特意的留意相关的信息。

正如阿里木所说的一样,在大明管辖的每一处城镇,都有新建立的学校,在学校周围的人,无论是汉民还是其它部族的人,都必须要将自己家适龄的孩子送来学校上课。

每当在学校的旁边,看着各个部族的孩子坐在一起,念着大明的古诗时,阿里帕夏都深深的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所深深的折服。

自古以来,知识都是最宝贵的东西。

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在世界上其它的地方,读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基本上也只有贵族、有钱的人才能够上得起学,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都只能够当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然而现在在大明,大明帝国竟然开始普及教育,向全面普及教育,朝廷每年花费几千万两银子在大明各地兴建基础学校,并且要求所有的适龄孩子都要上学读书。

这就很可怕了。

读过书的人不一定有出息,但是有出息的人绝对是读过书的人。

这个道理自古以来都亘古不变,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大力普及教育的大明帝国,在未来会涌现出多少人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