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92章(1 / 2)

加入书签

这过年过节的时候,每次都要准备好礼物给这些孙子、孙女,宠爱的不行。

“来,来,这老大的~”

“这是老二的~”

“这是老三的。”

老太太开心的发着新年礼物、压岁钱和红包,刘晋摸了摸自己手上的红包,再看看徐婉儿和李贞手上的镯子,顿时就觉得自己的地位下降的实在是太厉害了。

发往了新年礼物,很快就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

巨大的圆桌上面摆满了佳肴,老太太先入座,然后是刘晋和徐婉儿、李贞,最后才是几个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铛~铛~”

伴随着阵阵的钟声响起,仆人们点起了烟花爆竹,年味一下子就出来了。

刘晋看了看满桌的丰盛年夜饭,也是忍不住感叹起来。

作为大明最顶级的豪门,尽管刘晋一向也是比较节约了,不喜欢铺张浪费,但这过年过节的,该有的自然还是有。

鸡鸭鱼肉什么都不用说了,从琉球运过来的大白菜菜心做成的开水白菜,黄金洲千河城这边的大马哈鱼干熬成的汤配上了北境这边出产的百年人参。

来自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火腿切片,撒上来自西域的胡椒粉;来自北方草原的烤全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辽东上等白面做成的饺子是刘晋大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

用火车从天津这边运过来的极品鲍鱼、海参、大龙虾,这是李贞最喜欢吃的;干果的种类就更多了,西域的吐鲁番的葡萄干、山西的核桃、枣子、杏仁、来自中东的椰枣、地中海的橄榄果、南洋的水果干……

刘晋的面前摆着几个酒杯,玻璃酒杯里面的是来自欧洲法国的葡萄酒,小白瓷酒杯里面的是山西的汾酒,玉杯子里面的是辽东自家酒厂烧出来的国窖酒……

眼前的这一桌饭菜,几乎囊括了天南地北的特产,这让刘晋响起了自己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那个时候,过年过节,即便是有钱也吃不到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东西,即便是有,价格也是极其的昂贵,而且质量还非常的差。

哪里能够像现在这样,来自天南海北的东西任由大明人索取,不仅仅质量好,价格还便宜,很多东西,即便是普通的家庭也能够消费起,价格并不贵,过年过节,大家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吃点肉如此简单了。

大明的新年2

辽东铁岭南山村,外面大雪纷飞,天地一片苍茫,南山村这里张灯结彩,庆幸的红色在白皑皑的世界之中显得尤其鲜艳。

李大毛一家坐在一起,正在享受着丰盛的年夜饭。

自己麦子研磨的上等面粉,饺子、面条、汤圆一样都不能少,饺子里面的肉馅用的自家猪场里面的猪肉,还有买了一些羊肉做成的,羊肉馅饺子。

面条则是按照自己陕西老家的作坊,做成了裤带面,油焖裤带面,以往这是李大毛最喜欢的吃的了。

汤圆里面包着的糖是上等的琉球糖,糖已经变的越来越便宜,老百姓也能够消费起,是李大毛几个孩子最喜欢吃的零食了。

新鲜的草原羊排,清水煮开之后撒上一些盐和胡椒,又嫩又鲜,没有一丝的羊膻味;辽东深山老林里面产的蘑菇炖家里面养的小鸡,肉汤味美。

红烧猪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家里面的孩子却是不爱吃,唯独李大毛对此情有独钟,以前的时候,想吃都还吃不到,一年到尾,都吃不上一两次红烧肉……

看着一桌子的菜,再看看正在狼吞虎咽的几个孩子,李大毛拿着筷子,思绪却是回到了以前。

以前的时候,那个时候还在陕西的老家,他的老家在黄土高坡,哪里千沟万壑,穷苦不堪,连喝口水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人们穷,穷到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争着抢着给地主家种地,一年到尾却是连几口饱饭多吃不上。

记忆中,即便是过年的时候,家里也不会让自己几兄弟敞开肚皮来吃,吃多一些都少不了要挨自己老父亲的骂。

想一想那时候的日子,再看看眼前,顿时就觉得心满意足了。

还是辽东好,这里虽然冬天是冷了一些,但是这里的土地肥沃、良田沃野无数,至于水,那就更不用说了。

家有千亩良田、还有养猪场,有收割机、有耕地机,还有马和牛羊,今年田里面产出的粮食堆积如山,卖了不少银子,还剩下很多,因为粮价低,准备着用来养猪,猪肉价格贵,又好卖。

“在想什么呢?怎么不吃饭?”

这时,李大毛的妻子碰了下正在回忆的李大毛。

“没什么,在想以前过年的时候,还是现在好啊!”

李大毛笑了笑感叹一声。

“那不废话嘛,现在不好,难道以前好?”

他的妻子却是没有想太多,给他夹一块肉,又忙着给孩子们夹菜。

……

黄金洲千河城。

当大明帝都这边都在吃年夜饭,迎接新年到来的时候,千河城这边还是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