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60章(1 / 2)

加入书签

而听了刘晋的一番话,弘治皇帝也总算是心中有数了,这铁路以后该如何管理、如何修建、如何运营,心里面都门清了。

“所谓公私结合~”

“是值在铁路的修建上面,朝廷要参与进去,同时也要积极的发挥民间的力量。”

“这主要是因为铁路的修建实在是耗子太大了,京津两地也就是不到两百里,可是就花费了上千万两白银来修建。”

“我们整个大明地域广袤、幅员辽阔,想要修建起覆盖整个大明的铁路网,这需要的银子将会是天文数字。”

“如果仅仅只是依靠朝廷的财力来修建的话,朝廷再多的银子也是不够的,一年能够拿出来修建铁路的银子恐怕也只有三四千万两银子,也就是说一年的银子只够修建千里左右的铁路。”

“如果能够像京津铁路一样,通过在天津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方式,向整个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的方式,随随便便,一年募集几亿两银子用来修建铁路都是没有问题的。”

“这也就是意味着用这样的方式,朝廷一年都可以修建起几万里铁路来,只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我大明就可以修建起覆盖各个地方和省份的铁路来,整个大明都将通过这些铁路练成一块。”

“所以臣以为,以后大明的每一条铁路,朝廷这边进行规划,出一部分的资金,然后在天津证券交易所这里进行公开上市,募集资金,这样一来,也就是公私结合,朝廷是大股东,还能够从铁路运营之中分到属于自己的红利,可谓是一举多得。”

刘晋想了想也是将公私结合的想法给提出来。

现在的大明朝廷虽然有银子了,但是远不能和后世相比,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大明的税收相比起后世依然很轻,即便是商税也很低,其次就是没有掌握印钞机,印钞机在大明第一银行手中。

所以没有办法放水,这财力自然有限,不可能和后世一样,以国家的力量来大修铁路,必须要借助民间的资本和力量。

大明真正最有钱的是大明的士绅、地主、商人等等,而不是大明朝廷,这几年还好,要是以前,大明朝廷那是穷的叮当响,国库里面都能够饿死老鼠。

线路规划

“讲的好啊!”

听刘晋讲完,弘治皇帝也是笑着直点头。

关于铁路的方方面面也总算是有了一个统筹性的规划了,有了刘晋提出的这个方针,这关于铁路的方方面面以后是不用再废太多的心思了。

再看看外面的景色,此时火车已经完全离开了京城的范围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面,大地一片金黄色,一处处村落散落在各处,天空之中,大雁南飞,晴空万里,远处的山峦起伏、渐渐在视野之中变的模糊。

再听一听近处火车所发出来的阵阵汽笛声,随手喝一口参茶,这出远门竟然也可以如此的享受。

“真是让人期待啊,如果有一天,我大明的每一个省都能够通火车的话,朕一定要坐火车亲自去每一个省走一走、看一看,看看我大明的壮丽河山。”

弘治皇帝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声。

身为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虽然手掌乾坤,但也同样被死死的束缚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上面。

弘治皇帝这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天津了,除此之外,它连北直隶都没有出过,他很想有一天能够去各地走一走、看一看。

但他是天子,自然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但是有了这个铁路就不一样了,以后只要铁路延伸的地方,往来都会变的极其的轻松,出远门也不再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可以悠闲自在的在火车上欣赏窗外的风景。

故而弘治皇帝也是萌生了这样的一个念头,想要到大明各地去看看这大明的大好河山。

“陛下,您的心愿肯定是可以实现的。”

刘晋一听,连忙笑着说道:“我们大明国力鼎盛,百姓富足,铁路又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热衷于投资修建铁路。”

“相信不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我大明的铁路就可以遍布每一个省,据时,天下万民都将受到陛下您的福泽,从此以后出远门就轻松了。”

“哈哈,朕也是非常期待那一天的。”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高兴的笑了起来。

“刘晋,你对我们大明的铁路修建的路线有什么好的意见?”

接着弘治皇帝想了想又问道。

“陛下,诸公~”

“我大明南北、东西都非常的大,地域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东部多平原,中西部多山区和高原。”

“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上,差异也是非常明显,东部和南方明显要比西部、西南、西北这些地区更好。”

“所以在规划铁路路线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这些因素,同时还要将巩固国家疆土等诸多因素考虑其中。”

“我大明最合适的铁路路线规划最起码应该是六纵五横~”

刘晋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