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80章(1 / 2)

加入书签

并没有太久的时间,乘坐着四轮马车,童源来到了宁王的王宫。

童源仔细的打量宁王宫,这宁王国建的非常的奢华,用金箔覆盖的墙面金光闪闪,银砖铺成的地面,亮的眼睛刺痛。

还有各种各样的宝石、翡翠、珍珠、玛瑙等等装饰,让整个宫殿看起来金碧辉煌,极其的奢华。

不过整个宫殿的规模并不浩大,远不如大明的皇宫,但规格来说,已经是远远超过了当初在大明时的宁王府。

进入王宫之中,童源也是仔细的观察,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奇花异草非常多,将整个王宫点缀起来。

少了一些帝王之气,倒像是一个暴发富的家。

这是童源的感觉,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此。

很快,在李士实的带领下,童源来到了勤政殿,在这里见到了宁王。

“童源参见宁王殿下!”

童源对宁王郑重的行礼。

“免礼吧~”

宁王朱宸濠微微撇嘴,说实话,他现在可是有点飘了。

在这海外之地,真正的成了一国之主,一言九鼎之下,自然是慢慢的养成了帝王之气,然而现在被童源喊起了宁王殿下,这就让他有些不习惯了。

不过没有办法,谁叫自己是大明的宁王呢,纵然是在这海外建立了藩国,说到底它还是藩王,是大明的附属,并不是大明的天子。

“谢殿下~”

童源谢礼之后,微微看了看眼前的宁王。

自己的恩师对宁王多有推崇,认为这个宁王在大明诸多的藩王当中算是最雄才大略的一个,也是最有胆略的一个。

年纪轻轻就敢赌上宁王府所有一切到海外建立藩国,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本王已经很久没有回大明了,能不能跟本王说说大明的情况?”

宁王看了看眼前的童源,感触良多,想了想也是问道。

“当然可以~”

“我大明目前蒸蒸日上,国富而民强,天子圣明,朝中诸公又都正直、贤能,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

童源想了想也是简单的给宁王介绍了下大明的情况。

其实关于大明的事情,宁王岂会不知道,他几乎每天都要看大明的报纸,了解大明的情况。

“那就好,那就好~”

宁王笑了笑满意的点点头,接着又问起童源的恩师刘晋来。

“你的恩师刘晋刘公,他乃是高人弟子,我对他也是敬佩万分,向往已久,只恨一直以来都没做机会能够亲自向他请教一二,实在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不知你的恩师近来可好?”

说到这里的时候,宁王不再称本王,而是称我,由此可见他对刘晋的尊重,他这是发自内心的。

他仔细的研究过刘晋,从刘晋出现在大明的视野之中,一直到现在刘晋成为了大明的吏部尚书,他都仔细的研究过。

研究过刘晋各种各样的传说,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研究刘晋所提出来的诸多国策。

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他就发现,刘晋所提出的每一项国策、所主导的每一件事情都对大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逐渐的将大明由原先内忧外患的局面发展到了现在国力鼎盛、国富民强的局面。

这其中刘晋的功劳实在是太多了。

无论是刘晋这边提出来的义务兵役制度,还是财政改革、吏治改革,又或者是海外殖民、对外扩展等等,这些都对大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宁王现在是求贤若渴,说实话,他很希望能够有机会好好和刘晋畅聊一番,向刘晋请教治国之道。

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机会能够和刘晋见上一面,这让宁王觉得非常的遗憾。

“劳烦王爷挂念,恩师一切都好。”

童源连忙表示感谢。

“那就好,如果童大人可以的话,劳烦您帮忙修书一份给你恩师,就说是我向他请教治国之道,我宁国现在局势虽然还算不错,但宁国这里汉人稀少,说实话,我对未来也是充满了担忧,希望你的恩师能够给予一些指点。”

宁王说的很诚恳,他现在确实是有些慌。

宁国的地盘搞的有些太大了,在天竺这边占着一大片,在东非这边也还有国土,宁国内汉人稀少,大部分都是本地的土著以及大量的奴隶。

这样的局面,让宁王寝食难安,一直在思索着该如何长久的统治这里。

以前的时候,他总觉得治国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情,总觉得如果自己当了大明的皇帝,肯定干的比现在的大明天子好。

但是当自己在这海外建了藩国之后,他才明白了当君王的难处,特别是他手下其实并无什么太有才能的人。

刘养正和李士实两人的才能其实非常有限,能够维持住宁国现在的局面已经算是不错了,至于别的就别指望太多了,所以他才希望能够向刘晋求教。

“我会向恩师说明这一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