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0章(1 / 2)

加入书签

还有就是往西的路线,走南洋、印度洋、绕过非洲最南端前往欧洲,这两条路线都是非常远,而且都是海路,风险很大,每月都可以听到有船只出事的消息。

如果能够打通路上的交通道路,那安全性就可以大增,并且走路上肯定是比走海上要更近一些的。

这对于已经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大明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以布匹来说,使用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大明工厂,产出的布匹非常的庞大,尽管大明内部的市场很大,可是已经越来越难以消化掉庞大的产量,必须要寻找外部市场来消化多余的布匹。

欧洲市场很显然就是非常重要的市场。

“陛下,臣以为应当调集西域的兵力到河中地区,集中西域和河中地区的兵力,由澳国公杨云统帅,总兵力超过二十万,足以对付奥斯曼帝国的大军。”

张懋想了想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负责五军都督府,这军事方面的事情他最有发言权。

“可是,西域不稳,大大小小的部族很多,很多都还是游牧部族,一旦西域的大军全部抽调到了河中,这西域恐怕也会动荡起来。”

李东阳想了想也是说道。

“可以再从甘肃、青海、草原三地抽调兵力补充到西域地区去,稳住西域,再从两京十三省抽调兵力去填补三地。”

张懋思索一番,也是补充道。

“如此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其他人一听,也是微微点头。

现在大明的兵力有有上百万,分别驻守在大明各地,西域、河中、草原、甘肃、青海这几个地区都有大量的驻军,镇守一方,都可以快速调动,纵然是步兵,现在也是人人都配有战马。

这也就是现在的大明,财力雄厚,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大明占领了诸多的草原,有大量战马的产出,足以武装起大明的军队了。

要是换做以前,别说大明没有足够的财力来配备如此庞大的战马,纵然是有足够的银子,恐怕也没有地方能够买到如此多的战马来了。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就在众人讨论着如何调兵遣将应对奥斯曼帝国进攻的时候,又有八百里加急传了过来。

弘治皇帝身边的萧敬一听声音也是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让小黄门赶紧去取来。

很快,有小黄门就将八百里加急的奏疏呈上来。

弘治皇帝拿过奏疏,一目十行,非常快速的看完,接着整个人忍不住将手中的奏疏一扔,愤怒的说道:“他们这是找死!”

“陛下,发生什么事情了?”

众大臣一看弘治皇帝如此生气,连忙问道,刘健更是捡起奏疏看了起来。

“奥斯曼帝国大军连破河中地区五镇,在五镇实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河中五镇,足足有五万多大明百姓惨遭杀害!”

刘健迅速的看完,接着也是将其中的内容给说了出来。

众人听完,顿时就沉默下来,一下子就明白弘治皇帝为什么会如此的愤怒了,一向爱民如子的弘治皇帝,看到这个奏疏,自然是会愤怒无比的。

“陛下,我们必须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他们杀我们五镇子民,我们就要杀他们十镇人、五十镇人,一百镇人。”

刘晋双目血红,脑海中都能够想象到河中地区发生的惨景,顿时就站出来愤怒的说道。

天子会为我报仇雪恨

河中高云镇,高云镇是河中地区最西边的边镇之一,距离里海仅仅只有几十里的距离,算是目前大明最西边的领土了。

此时此刻,整个高云镇都被奥斯曼帝国五万大军给团团包围,五万大军日夜不停的发动连番进攻,战火已经持续了整整两天两夜。

高云镇的城墙之下,到处都是尸体,有大明人的尸体,更多的却是奥斯曼帝国人的尸体,尸体在烈火和滚油的燃烧下,发出阵阵恶臭。

然而已经没有人去在乎这个了,城墙之上,高云镇的居民,无论是男女都已经拿起了武器,在城墙上守卫着自己的家园。

他们没有任何的选择,也绝对不能后退一步,因为一旦被攻破了,所有人都要死了,城里面还有大量的孩子,他们正如同刚刚才绽放的花蕾,犹如初升的朝阳,美丽无比,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凋谢。

“杀啊!”

“兄弟们,坚持住,朝廷的大军很快就会来支援我们的,坚持住!”

“想一想我们的孩子,想一想我们的家园!”

“大明万岁!”

龙头镇的镇长叶忠贤,一个只有一条手的退伍兵,他全身浴血,身上的铠甲都已经残破不堪,手中马刀上面的刀刃都已经翻卷,但是他却犹如海边的礁石,任你狂风大浪,我自顽强不到,犹如一杆移动的旗帜,时刻在鼓舞着高云镇的居民。

“大明万岁!”

伴随是叶忠贤的怒吼,身边的人也都纷纷跟着高声的呐喊起来,声若洪钟,响彻云霄,同时又如同一股神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