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章(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好在第一步祛除不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很简单,并不需要太过深入的思考,无非就是将粗盐捣碎,再将它溶入水中,然后通过过滤将杂质给祛除掉。

这边赵二虎虽然不清楚刘晋到底想要做什么,但是刘晋吩咐他捣碎粗盐,他也是一丝不苟的开始干起活来。

从罐子当中取出一斤粗盐,将粗盐放入石臼当中,用小木棒慢慢的将粗盐一点、一点的捣碎,非常的认真。

“先做一个过滤的装置。”

刘晋看了看赵二虎,在看看周围的工具,拿起竹筒开始忙碌起来。

将竹筒底部的一部分给打穿,接着垫上纱布,再将洗干净了的细沙铺上去,再铺一层细炭,接着再铺上一层细沙,如此就成了一个简单的过滤装置。

“晋哥儿,你看这样行不?”

很快,赵二虎这边也是已经捣碎了粗盐,拿到刘晋的身边问道。

“可以了,将这些盐倒入清水当中。”

刘晋拿起石臼当中的盐仔细的看了看,赵二虎很认真,捣碎的很细。

“啊,将它倒入清水当中?”

听到刘晋的话,赵二虎整个人一愣,忍不住叫道:“这盐很难煮的,倒入清水当中,想要再煮出来的话,可就不容易了。”

“我知道,叫你倒就倒,别管那么多。”

刘晋点点头说道,不融入水中的话,自然是没有办法过滤,不过这种行为在赵二虎看来,实在是让人费解,好不容易煮出来的东西,又要倒入水中,这纯粹是浪费时间。

雪盐

“呸~”

“还是不行啊,这盐虽然变细了,不再成团打块了,但是这个味道依然还是很差,这说明杂质依然很多,剩下的这些不可溶性杂质到底该如何祛除。”

几天之后,刘晋吐出一口苦水,刚刚煮出来的盐味道依然不行,刘晋就知道其中的不可溶性杂质依然还存在,没有祛除掉。

可是这几天,刘晋什么事情也没有做,一直窝在家里,研究实验了很多的办法。

“石灰水含有碱性,应该是可以和其中的一些杂质反应,祛除掉一部分的杂质,难道是因为双方都很稳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吗?”

刘晋摸着下巴,有点抓狂,真的是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这化学作用非常大,当初要是稍微多认真的学一学化学,提纯粗盐这种事情,还不是张飞吃豆子,小菜一碟。

“看来只能试一试最后一种方法了,也不知道舌尖上的中国是不是骗人的。”

很快,刘晋又从新实验起来。

他之所以有信心能够提纯粗盐,那是因为他以前看电视的时候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其中有一集讲到了四川自贡井盐的开采,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讲到了用黄豆磨成豆浆加入到盐卤之中去煮,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祛除掉盐水之中的杂质,从而得纯度极高的盐。

这个方法是自贡地区开采井盐足足2000年历史的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一个方法,而自贡的井盐品质一向都非常高,特别是到瞒清中后期之后,这里的井盐经过各种各样方法的提纯,纯度已经几乎到了99以上,和后世吃的盐已经没有差别了。

但自贡井盐这边用的是采自地下的卤水,自己用的海边的海卤,两者之间含有的杂质可能是不一样的,刘晋心里面也是很担心这个方法对海盐有没有用。

“不管了,先试一试。”

刘晋是个行动派,将赵二虎买回来的黄豆拿到一旁的石磨上开始磨豆浆。

“豆浆当中应该还是有钙,这豆浆磨好之后要和这卤水一起在沸腾的状态下进行化学反应。”

一边磨豆浆,刘晋也是一边在脑海中仔细的回忆自己看过的那集纪录片,这自贡的井盐虽然是井盐,但最后也还是通过煮这样的一个环节来将盐煮出来,其中有很多东西都值得好好学一学。

“晋哥儿,你这几天是怎么回事,怎么一直在家里面瞎折腾,书也不读,你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就在刘晋磨豆浆的时候,王氏走了进来,见刘晋又开始乱折腾,也是忍不住问道。

她现在可是担心的很,上次张大夫说了刘晋虽然好了,但是因为脑袋受伤,极有可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所以可能会有什么异常的举动。

“娘,我的好着呢。”

“我不是跟你说了,我在研究煮盐嘛。”

刘晋笑了笑说道。

“煮盐还要研究什么,你去海边看看不就行了,你这几天煮好了又倒进水里面,还往里面加一些七七八八的东西,也不知道你在捣鼓些什么呢,有那功夫还不如多去看几本书,争取明年秋闱一次高中。”

王氏一边说也是一边摇摇头,虽然儿子的行为有些怪诞,但她很疼刘晋,所以也就任由刘晋在这里胡乱的瞎折腾了。

“我煮的盐和别人的盐不一样,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以后我们家想要发财就靠这个呢。”

“至于秋闱现在还早着呢,书慢慢看也来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