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章(1 / 2)

加入书签

诸葛小靓点了点头道:“南京易主,天下震惊,如果云贵和夔东那边能抓住机会,未必不能翻盘啊!”

“可不就翻盘了吗?”郭小宝笑道,“要不然哪有八大世家如今的富贵?哪有我家的世代将门?”

“对了,那血盟的事儿你还没说呢,到底怎么回事?”诸葛小靓又想起“血盟”了,这个事儿好像也挺关键的。

“这就说”郭小宝说,“永历十二年大捷之后,天下就出现了南明北清的局不过这北清是铁板一块,而南明却是八王割据。

其中郑成王占了江南、福建,手里还保着个鲁王府。诸葛武忠王占有江西。李晋王掌控黔桂二省和湖广南部,还保着永历爷。刘蜀王占了四川,和李晋王结盟互保。李夔王则占有湖广北路他是小闯王,心里还想着恢复大顺江山。镇南王保着唐王府拿下了广东全省。镇东王则拿着浙江。云南则归了黔王沐家。这八王三朱的局面要是内讧起来,大好的局面可就没了,而且当时清廷实力犹存,还有北方半壁和数十万大军!

所以诸葛武忠王想出了一个八王三朱,共治天下的办法。八王先来个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然后再开议政大会,召天下抗清义士,共商国是,同立约法。最后再由议政大会根据《大明约法》从桂王府、鲁王府、唐王府的王爷和王子中选出德才兼备的明君”

秘密使命,奉旨泡妞

“什么?选,选帝制?”

诸葛小靓还是被老穿越者的手笔给惊到了,这家伙是从哪儿穿来的?奥匈帝国?怎么还搞出选帝制了?这不得天下大乱?

郭小宝笑道:“差不多就是选帝制,不过这个由议政大会选出来的帝,是没有实权的。之所以要从各家王府当中挑选皇帝,主要是担心皇家做大之后心存不轨,会造八大功臣的反!”

这大明中兴八大功臣,果然是忠不可言啊!

诸葛小靓点点头道:“的确得防着,青史之上可出过不少昏君诛忠臣的例子!”

“可不是嘛,”郭小宝道,“特别是夔王家还是闯营出身,第一代的夔忠王还是闯王李自成的侄孙,有小闯王之称。如果朱家天子真的掌握了大权,夔忠王可就不敢当忠王了!”

“什么?夔忠王?”诸葛小靓一愣,“李来亨的谥号是忠?”

郭小宝点点头:“功臣八王的谥号都是‘忠’因为朱家天子就是个摆设,所以功臣八王就能安心当忠王了。”

诸葛小靓道:“也对啊!他们老朱家还有杀功臣的先例,真要让朱家天子掌握了大权,功臣八王还不得人人自危,想当忠臣也当不成。”

“您圣明!”郭小宝装模作样挑起大拇哥夸了一句。

诸葛小靓又问:“可是功臣八王都各拥兵马、地盘,雄踞一方,就算没有朱家昏君,恐怕也很难相安无事吧?”

他现在可有点担心有一个乱哄哄的“神圣大明帝国”了,现在的世界好像已经提前实现工业化了,从欧洲到东亚的距离已经不再遥远。如果大明搞得和神圣罗马帝国一样,分成八块打内战的话,那可就要给帝国主义可乘之机了。

郭小宝无奈地看了眼这个要傻不傻的诸葛为道,解释道:“道子兄都能想到的事儿,诸葛武忠王天纵之才,又怎么会想不到?”他顿了顿,又道,“在选皇帝、立约法的同时,诸葛武忠王还提出了平均地权、鼓励工商、兴办教育、组织新军、发展海军、整顿纲纪、设立八王联合朝廷、实行地方文官试和流官委派制等中兴八策。”

“平均地权?”诸葛小靓追问,“是平分天下土地吗?这事儿恐怕不容易成吧?”

郭小宝笑道:“平均地权的确不容易,但是也难不住武忠王他老人家。况且永历十三年、十四年的时候,天下历经战乱,可不像今天我大明有三万万六千万人口。当年整个天下的人口也就五六千万之数,大明只有半个天下,人口不过三千余万。人少而地多,自然可以多分一些。

而且武忠王所定的规矩也不是完全平分,而是会根据功劳大小、爵位高低授予勋田和爵田。朝廷还保留了大量的官地用来兴建城市和道路,全国的山林、矿山也都归国家所有。

另外,平均地权之法只管大明两京十三省内的土地分配。两京十三省外的土地怎么分,由朝廷和议政大会个案处置。所以功臣们的利益,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诸葛小靓点点头:“说着容易,这平均地权之法真要搞起来,没个十年八年的恐怕也不行吧?”

郭小宝道:“可不是嘛,搞了整整十年才把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广、四川、贵州、云南等一京九省的土地给查清楚、均妥当。

而这均田法是和兵役法挂钩的,兵役法又是天下安定的根本。均了田的兵都是有产有业的,武艺虽然不如那些私兵家丁那么精熟,但是却不大容易被将帅掌握成私军。而且当时朝廷所办的新军都是以武王营为模板的,靠整队开枪和大炮轰击取胜,不大依赖个人勇武,征来的均田农兵训练数月就可以上阵杀敌。所以私兵家丁渐渐的就成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