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5章(1 / 2)

加入书签

孝武皇帝便是汉武帝刘彻。

而“幕”便是“沙漠”的意思。

“度幕”便是穿越沙漠深入敌后的意思,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才将匈奴杀得不得不向西远逃,才为大汉建立西域都护府打通丝绸之路建立了基础。

此事可不仅仅是大汉的里程碑,更是天朝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想不到当时汉武帝的诏书竟也留到了现在,可惜最终却毁在了这个时候……

想到这里,吴良也不由的心疼了起来。

他虽未必能够将那诏书留到后世,但若是能够亲眼一睹诏书中内容,通过字迹领略一下汉武帝挥师度幕时的气魄,那也是一桩不可多得的美事。

可惜了……

收拾一下心情,吴良接着又指着那一只被染色的木屐说道:“还有这只木屐,恐怕也……只是不知另外一只如何?”

他已经仔仔细细的查看过了铁箱,却始终没有找到另外一只木屐的踪迹。

“本来应是一双,乃是高祖自阿房宫中所得,可惜后来彭城之战时项羽以三万兵马大破高祖五十六万联军,高祖逃走时遗失了另外一只……而高祖将此屐留作汉室传代之宝,便是希望以此来提醒汉室子孙戒骄戒躁,万不可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献帝也很是配合的为吴良进行了介绍。

不过这倒与后世考古界认为“孔子屐”乃是“道统”的象征有着不小的区别,如此看来,貌似应是后世考古界过度解读了,“孔子屐”的意义其实并没有那么深奥。

除此之外。

铁箱中却并没有“斩蛇剑”的影子,确切地说,铁箱里面根本就没有存放任何兵器。

至于“王莽头”。

吴良终是看向了那个疑似那些黑色粘液源头的木头匣子,一尺见方的木头匣子刚好能够放下一颗成年人的头颅。

“陛下,那这木匣……”

吴良试探着开口问道。

“这里面盛放的便是王莽头了。”

献帝肯定了吴良的猜测,颇为详尽的说道,“当年王莽乱政被杀,光武皇帝便命人将其头颅用药石加以防腐,再用透亮的松脂将其浇筑以后存入木匣之中,从此定为传代之宝,用以警示汉室与外戚……不过这头颅我此生也只开箱看过两次,每次看过皆会发噩梦,因为时至今日这头颅的眼睛依旧圆睁,若是在它面前走动,还总是有一种它的那对眼眸正在跟随着吾一同转动的感觉,直叫人毛骨悚然。”

“?”

吴良意外的看了献帝一眼,这王莽头居然如此邪门,还是说只是献帝的错觉?

而越是听到这些,吴良自然也就越发想打开木匣瞧上一瞧。

于是吴良又上前一步指着木匣边缘的缝隙说道:“陛下请看这里,此处缝隙如此湿润,还与铁箱中的黏液拉扯出了拉丝,臣怀疑这些黏液便是从这里渗出来的,恳请打开这木匣查探一番。”

“那就请吴太史代吾开匣一看罢,吾实在不愿再见那头颅,便先回避了。”

献帝虽很是痛快的答应了吴良的请求,但脸上却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如此说着话,竟果真带着两名宦官转身走出了几丈远。

“……”

吴良怀疑当时吕布要求观摩汉室传代之宝,看到王莽头的时候,献帝是不是也似现在这般选择了主动回避。

董卓头

当然。

也有可能是这木匣之中存在着一些只有献帝知道的凶险,因此他才故意一次为借口回避,打算以这样的方式摆吴良一道。

不过这种可能性要略小一些。

毕竟如今献帝已经被控制在曹营之内,他应该也已经知道吴良在曹老板这里的重要性,因此八成是不敢暗害吴良的,否则若是吴良真有个三长两短,新仇旧恨一起算上, 献帝今后的日子恐怕就不只是不好过那么简单了。

如此想着。

“如何?”

吴良又回头看向了察木王子。

“我暂时并未在铁箱之内察觉任何带有不同寻常气息的事物,那木匣看起来亦是十分寻常。”

察木王子微微摇头说道。

“嗯……”

吴良心中略为安稳了一些,终于将随身携带的牛皮手套取了出来,决定亲手打开木匣查看情况。

片刻之后。

吴良已经将那个木匣自铁箱中端了出来。

略微检查了一下,他发现木匣的一面是块可以抽动的活板,只需将这块活板从里面抽出来, 应该就能够看到里面的情况。

最后用余光看了献帝一眼,发现除了略微有些紧张之外, 献帝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

吴良终是伸手扣住了那块活板, 而后慢慢的将其抽动出来。

察木王子与几名随行的瓬人军兵士见状立刻凑上来为吴良掠阵,但凡出现任何一丁点异常情况,便会有人立刻将其扑倒在一旁。

“咯……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