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4章(1 / 2)

加入书签

戏志才又问。

“不错。”

吴良微微颔首。

“既然如此,戏某便不再深问了。”

戏志才亦是点了点头,颇为识趣却又意味深长的说道,“不过不论如何,吴将军的忠心使君皆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吴将军不必忧心。”

“嗯……”

正说话之间,曹禀不知何时已经凑了过来,接着便毫不客气的在吴良肩膀上重重一拍,一脸喜气的道:“恭喜吴将军,贺喜吴将军,这次你又立下了大功,我伯父为此还夸赞了我一番,说我知人善用,若非有我引荐,他恐怕还得不到你这么一员福将哩。”

曹禀忽然加入进来。

戏志才便也顺势不再与吴良多说些什么,冲他拱了下手,而后相视一笑默默的走向了曹老板。

“曹将军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吴良一边揉着肩膀一边与曹禀笑骂道,“下次还请曹将军手下留情,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万一被曹将军一巴掌打成了残疾,非但使君那里曹将军也不好交代,今后我也没办法再为曹将军酿酒吃了。”

……

面见献帝的过程令吴良很是心累。

主要是流程太麻烦了,各种各样的礼节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最后也只有以曹老板为首的几个身份重要的人得到了面见献帝的机会,剩下的大部分人都只能在县衙外面驻足等待。

吴良得到了这个机会。

除此之外,还有吕布、曹昂、戏志才一同随行。

按照汉朝的制度,他们是不允许携带兵器的,也不允许携带护卫,非但如此,他们还要在数名手持利器的虎贲羽林军挟持之下才可与献帝见面。

而曹老板这次前来,除了“勤王”之外,也是想要忽悠献帝跟上他走。

再加上外面还有一群所谓的官员看着,不管曹老板愿不愿意,都不能在这个时候便暴露出野心,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必须遵守汉朝的制度,否则还不及“挟天子以令不臣”,自己就会被先冠上“不臣”的名头,之后恐怕就不太好操作了。

如此进入堂内。

吴良终于见到了端坐于主位之上的献帝。

献帝如同吴良所知的那般,还是个只有十三四岁的孩子,此刻他紧紧抿着嘴唇,看起来多多少少带了那么点社恐一般的局促。

太史令!

唉,这孩子废了……

看到献帝刘协的那一刻,吴良便在心中叹了一声。

9岁被董卓扶上皇帝宝座,自此便开始了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接着一生活在旁人的阴影与掌控之下,一直到了42岁被曹丕逼迫禅让帝位,再活到56岁寿终正寝。

这样的生活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像是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无期徒刑之牢。

吴良甚至不敢想象,若是他的一生竟是如此度过,心理上会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问题,最终早早便自行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

在这期间刘协也并非不曾尝试过反抗,著名的“衣带诏”事件便出自他的手臂,只可惜他的对手是曹老板,最终的结果便是所有参与了这次事件的人都没落下好下场,甚至就连献帝那怀有身孕的董贵人都被绞杀,献帝在一旁苦苦哀求也不曾令曹老板手软。

“参见陛下。”

吴良一行人来到距离献帝还有三丈远的距离便停下了脚步,而后一同对其躬身施了一礼。

西汉时面见皇帝是不需要行跪礼的。

只有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上位之后,才对礼节进行了改制,要求年奉两千石以下的官员面见皇帝时必须行跪礼。

而如今到了东汉末年,尤其是董卓把持朝政之后,跪礼便又悄然消失了。

其实主要还是汉室式微,即使百官不说也只将刘协当个傀儡皇帝,因此心中根本没有起码的尊重,那膝盖自然也就弯不下去了。

面对众人的躬礼。

献帝却并未直接开口说话,而是对立于身侧的一名脸上没有胡须的白面宦官微微颔首。

“谨谢行礼——”

那宦官会意立刻代替献帝对吴良等人躬身行礼,扯着嗓子嚎了一声。

“谢陛下。”

吴良等人应了一声,便坦然直起了身子。

曹老板接着主动上前一步,望向献帝用明朗的声音说道:“陛下此前身陷敌营,臣没有一日不曾挂念,这几年几乎不曾睡过一个安稳觉,怎奈敌众我寡不能前来勤王,如今得知陛下到了安邑,臣心中大喜过望,遂即刻率人前来迎接陛下,自今日起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竭尽全力匡扶汉室,诛尽天下乱臣贼子,以重振天子威严!”

“曹州牧此话当真?”

献帝闻言眼中浮现出一丝惊喜之色,连忙身子前倾,忍不住问道,“若你果真有此心意,吾愿下诏封你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一职!”

这时候皇帝还不会自称为“朕”,通常说话自称都比较随意,用“吾”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