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9章(1 / 2)

加入书签

萧定缓缓转头。

看着萧定,崔昂,程圭都楞住了。

名满天下的萧大胡子不见了,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张略显陌生的脸庞。

但那双眼睛,还是一如既往。

坚毅!

此刻却也写满了决绝。

萧定的手指向了高台四面的旗帜,花花绿绿的旗帜没有一面是两个人认识的。

“这些旗帜,有的是吐蕃人的、有的是回鹘人的、有的是奚人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辽人诸部族的。”萧定道:“这些部族,现在都没有了,从我们这里站得地方一路向北,向西,大宋的旗帜都插到了千里之外。即便在这个时候,我的部将,仍然在向着北方挺进。”

程圭哑然。

萧定却是笑了起来:“德潜兄,我记得当年所说过的话,但朝廷对我又如何?”

“这是一场误会,一场误会!”崔昂瞪大了眼睛,急不可待地道:“长卿,长卿,你放我回去,我能为你伸冤昭雪。”

萧定仰天大笑起来:“伸冤昭雪?崔中丞,你怎么为我沉冤昭雪?我阿父,我母亲能活过来吗?”

“萧长卿,但凡你还有一点脑子,你就应该知道,朝廷没有一点儿理由杀死你的父亲,母亲,这里头有鬼,有人在作祟啊!”程圭挣扎着想要上前,却被身后士卒牢牢地按住。

“是啊,是有鬼!”萧定淡淡地道:“我阿父、母亲死得不明不白,然后张超便到了陕西路,然后朝廷开始调动京畿、河东、秦风诸路兵马数十万人,然后李澹便率上万士卒偷袭我神堂堡?”

嘲讽地看着程圭,萧定接着道:“如果是误会,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汴梁啊,大宋的腹心之地,我阿父是堂堂三司使,是端明殿学士,我母亲是二品皓命夫人,居然就不明不白地死了,德潜兄,你能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程圭无话可说。

有误会吗?

只怕是没有。

将帅相疑而已。

萧定手握兵马太多,掌控的权力太大,朝堂已经觉得无法控制他了,想方设法地想要削他的权柄,想把他弄回汴梁。

而萧定一方,朝廷愈是如此,他愈是不敢回去,愈是不敢交权,生怕自己一交权,一大家子立马便成了朝廷毡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这完全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局。

而萧定的麾下,绝大部分都是被他征服的夷人,这些人信服力量,对朝廷毫无敬畏,他们无比希望能在萧定的带领之下再走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所有的所有,累积到了一起。

当有心人利用如今大宋的局面,在里头轻轻地推上一把之后,一切便都不可收拾了。

想到这里,程圭转头看向萧定,眼中的凶狠之色当真是不加掩饰。

都是这个家伙,都是这个王八蛋。

要是河北路上不大败亏输,局面就绝不至于此。

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般,当第一张倒下,立即便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后的结果,根本就无法控制。

高台之下,百名力士擂响了牛皮大鼓,百名号手吹响了牛角长号,萧瑟肃然铁血杀意,一节节的拔高。

“今日萧某出兵,特请二位来做见证!”萧定回头丢下一句,便不再理会二人,大踏步地走向高台的边缘。

程圭仰天长叹。

崔昂不受控制地往下瘫坐,却被两个大汉死死地挟住。

鼓声停,号声止。

程圭已经没有心思去听萧定说些什么了。

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毫不重要。

他留在这个世上的时间已经廖廖无几了,他闭上了眼,脑子里想的却是自己与亲人们在一起的那些温馨的时光。

可惜了,这一辈子一直在为功名之事而奔波忙碌,此时努力地想回忆起与亲人们在一起的快乐场面,竟然是为数廖廖。

鼓号之声,再一次响了起来。

伴随着鼓号之声的,还有士兵们气冲云宵的呐喊之声。

马蹄声渐渐远去。

让高台微微震颤的整齐的步卒的脚步声渐渐的远去。

程圭睁开眼睛,有些奇怪地看向仍然站在高台之上的萧定。

难道不应当先砍了他们的头颅,让他们的颈中鲜血冲上那面白底黑字的大旗以壮大军行色吗?

可是萧定站在那里,目送着一队队的士卒们逐渐远去。

他们二人的头颅却还在脑袋之上好好的。

萧定回过头来,走到了二人的面前。

“学士,你回去吧!回去告诉朝廷,把我父母遗体还给我,把我的弟弟,妹妹送还给我,也算是彼此还留一些颜面,还有一些情面。以后他南我北,彼此再不相干。”

“你放我回去?”崔昂惊喜交加。

“自然,学士也算是我的故人,崔谨更是我从小玩到大的伙伴,看在过往情面之上,这一次便作罢,下一次再落到我的手里,可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