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7章(1 / 2)

加入书签

上四军骑兵冲锋,交接片刻,居然被陶大勇指挥下的边军步卒给反推了回来。

这让城头之上观战的赵琐夏诫等人的脸色更是阴沉了几分。

而陈规,好像要杀人的眼光不是落在城下的战场之上,而是隔一会儿就要在崔昂的脸上扫上一扫。

王八蛋的崔昂,如此强悍的边军,如此善战的边军,竟然生生地让他在河北路上全都给挥霍了。数万边军啊,如今还剩下多少?

哪里还有剩下的!

陈规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还没有死的边军都在这里呢!

而他们马上就要死了。

他们再骁勇,也只有两千余人,被困在内城前广场这方寸之地,终究逃不过失败二字。

陈规的目光再次转向了一边,落在了卢本安的身上。

这员辽国大将,看得极是认真,只是嘴角的笑意,再怎么掩藏也是掩饰不住。

这里每死一个人,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因为这代表着在以后的宋辽大战之中,辽人的好汉,指不定就会少死一个。

张超并不为眼前边军的一时得势而有半分的动容,对于他来说,眼前的这场战斗,根本就不能称其为战争,在这样的状况之下,陶大勇之辈,只不过是附隅顽抗,他们能争取的,只不过是顽抗的时间更长一些而已。

指挥旗摇头,一支又一支的上四军部众从不同的方向之上压了上去。

每一次的出击,都是重重地击打在边军露出来的破绽之上。

边军的数量在迅速的减少。

可是上四军的伤亡,更加的让人触目惊心。

今日边军不愿逃。

今日上四军不敢逃。

可以说,今日的上四军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们的平均水平。

这,或许就是陶大勇这些人留给大宋最后的礼物。

厮杀。

不停地厮杀!

鲜血在内城之前,汇集成了一道道的小溪,染红了青石地板,然后再沽沽地向着远处流去。

最后的边军被挤压到了荆王所立的高台之前。

伤痕累累的边军将士们紧紧地围住了高台。

那上面,是他们认可的领袖。

赵哲长身而起。

手一伸,身边的洪原,立时便递过来一个火把。

“将士们,与吾共赴黄泉去吧!”赵哲纵身大笑,手执火把,绕台而走,所过之处,火光立时便熊熊而起,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已经将这木制高台浇满了油脂。

“吾等为王开路!”一名在刚刚的战斗失去一臂的边军将领高声怒吼,随即横刀与颈,用力一勒,血喷溅而出,火头猛然向上窜起,将领的身体,向后仰躺在了火堆之中。

“为王开路!”一名又一名的边军士卒伏刀自裁,尸体一个接着一个地倒在了高台周边。

陶大勇手持长枪,淡然走在火光之中,似乎那火光炙烤的不是他的身体。

他走到了赵哲的跟前。

赵哲此时已经重新坐到了椅子之上。

陶大勇盘膝而坐,横枪于膝上。在另一侧,洪原却是掏出一把短匕,笑道:“我可没有陶将军的勇气,我怕疼,便先走了。”

赵哲点头,洪原哧的一声将匕首插进心房,直至没柄,随即头往下一垂,去得无声无息。

火光愈来愈大。

张超瞪大了眼睛,看着在火光之中赵哲、陶大勇等人。

他知道,今日这一幕,定然会成为许多人一生的梦厣。

也会成为他张超一生心中过不去的坎儿。

:归去

荆王府正堂。

门外,赶来的士卒却是望大门而兴叹。

因为大火已经将门完全封闭,冲天而起的火苗,一直喷到了屋梁之上,这使得它完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炬。

一身盛装的荆王妃端坐于正堂,双手扶着椅背,跟平时一样的雍容华贵,脸色平静。

而在她身前,地上却是横七竖八地倒了好些人。

都是女人,孩子。

他们是荆王的侍妾,荆王的儿女。

一个面孔朝外的最多十余岁的女孩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痛苦之色,她的嘴角,鼻子里都能看到鲜血流过的痕迹。

这些人,都是服毒而亡的。

火越来越大,直至将所有人的视线完全遮挡。

来自宫中的太监权桧惊骇地看着这一幕,他本来是奉命赶到荆王府来捉拿荆王家眷的。

完全没有想到,会看到这一幕。

都说荆王妃与荆王一样的性子,都是那种宁折不弯,宁死不辱性格,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其实荆王即便造反,他本人身也不会死的。

大宋以孝治天下,子女对父母要孝,但反过来,父母也需要表现出对儿女的疼爱。

以现在这位官家的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