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3章(1 / 2)

加入书签

笑当然是能装的。

但面皮能装,眼睛却是装不了。

荆王大笑的时候萧诚却是仔细观察了,他是真的在笑,发自内心地在笑,因为他的眼睛,都在笑。

他是真正的因为在这里碰见了萧定一行人而感到开心。

“你此次被调到陕西路定边城,是多起势力一起发力的结果,大体的情况我已经知道了。”进了屋内,赵哲说话,便再没有多少顾忌,直接道:“不过这说不定也是一件好事。崔昂这个人,在河北路指不定会坏事,你还在那里,便会首当其冲。去了陕西路,马兴这个人一直看李续不顺眼,一直便想收拾他,所以反而会放手让你施为。”

“殿下,既然您也察觉到了崔枢密的不妥,难道没有叮嘱他吗?”萧定问道。

赵哲自失地一笑:“崔昂是谁?当过同签枢密院事,新任河北路安抚使,你觉得我对他能有多少影响力?”

“殿下,他有可能会让您的多年努力毁于一旦。”萧定失落地道。

“倒也不致于!”赵哲摇头:“他肯定会冒进,但前期仅仅会限于试探,没有足够的把握,他不会押上身家性命。当了这么多年的相公,这点子城府算计还是有的。一旦他的冒进试探遭遇惨败,他一定会收敛的。以我们这些年在河北经营的防御体系,当可保无虞。”

萧诚目光闪动,轻声道:“殿下,如果辽国那边有厉害人物觑破了崔枢密的心事,在前期不断地让他尝到甜头,诱使崔枢密一步一步地跌下陷阱呢?”

赵哲微微皱眉:“以崔昂的水平,当然,我不是指他领军打仗的水平,而是指他为官政争的水平,当不会看不破这诱敌之策吧?”

“但愿如此!”萧诚也只能如是说。

“耶律珍此人,只听说他在镇压女真部族时勇猛无匹,倒还没有听到过他善于计谋,当布不出这样一个严丝合缝,不出一点差错的局来。”萧定亦道。

“不说河北了,左右你我都已经离开了。真要出了什么差错,那也是他崔昂负责!”赵哲笑着摆摆手:“长卿,此去定边城,你觉得在多长时间内,能够立定脚跟?”

“一到两年。”萧定道:“第一年,主要是安定军心,安排好眷属,伺机进袭横山,敲山震虎。第二年,我要在横山之中诸要点筑城。等到城池修筑完毕,也就是整个陕西路大举进攻定难军的时候了。”

:难相劝

“怎能不争?不得不争!”喝得半酣的赵哲,双眼微红,斜倚在桌上,看着萧诚道:“崇文啊,你不愧是读书种子,对朝廷政争认识也颇为深刻,但你究竟是身在局外,不能体会当局之人的无奈啊!”

不得不争。

萧诚叹了一口气。

这便是赵哲的态度。

第一次接触,萧诚很欣赏这个荆王的坦率,与他见过的那位楚王的阴冷比起来,这位久在军中的二大王,真是更合他的脾胃。

所以他借着喝酒之际,跟赵哲提起了他这一次回到汴梁知开封府之后,应当收敛锋芒,不争不抢,政事只以开封府公事为范围,绝不干涉朝廷大政方政,除非官家咨询,则可说一说自己的见解。

更重要的是,不要再过问武事。

可是荆王的表态让萧诚很是失望。

或者这便是眼前这个人刻在骨子里的脾性,愿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崇文啊,你可知道,到了我这地步,除了竭力向前,竟是没有一步后退的余地啊!退一步,则是万丈深渊啊!”拍着萧诚的肩膀,赵哲道:“你虽然没有明说,但你的意思我很明白,不就是父皇已经猜忌我了吗?所以你让我回京之后,夹起尾巴做人,努力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至诚至孝的人吗!甚至还要学着我的大哥去吟风弄月,摆弄文章,以此来拉拢、讨好那般士林清流之辈?”

“殿下,这不叫伪装!这可称之为包装!”萧诚道。

“包装?”赵哲有些迷糊。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就像是天香阁的一瓶香水,本来价值一贯,但他们现在给这瓶香水制了一个精妙绝伦的瓶子,外面又用一个名贵木材的雕花盒子给包起来,再镶嵌上一些碎宝石,成本并不需要多少,但却能卖出更好的一个价钱。”萧诚解释道。“殿下精通武事,已经深入人心,如果现让世人知晓殿下在文事之上亦是不在人下,文武双全,岂不更佳?”

轻轻地晃着手晨的酒杯,赵哲笑道:“我之形象这些年已经被人给定格了,精武事,擅理政,就是才情不佳,是个俗王爷。”

“只是一些不真正了解殿下的人对殿下的污蔑。”萧定怒道。他与赵哲接触极多,当然清楚从小就接受皇室正统教育的二殿下,怎么会才情不佳呢?即便是吟诗作赋难登大雅之堂,但经史典藉却是样样精通的。

“也没什么不好!”赵哲淡淡地道:“治理国家,有一个擅理政,便已经够了,再加上精通武事,便已经很难得了。当年太祖太宗,又何曾作这什么传世之作出来?倒是一句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惊醒了天下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