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4章(1 / 2)

加入书签

“什么,地契?都这时候了还要什么地契。大家伙明天一早就出去圈地,跑马,跑着圈,能圈多大圈多大。等圈好了,地契我家大帅再统一印发!别忘了给皇上留一块大的!”

“安南人?安南人不用考虑!”

沙正明说到这里,走到墙边,拉开了大幅面的军事地图:“眼下是雨季,不利大军行动,安南人也动不了,咱们且宽宽心心在鸿基修宅子挖矿。等到10月之后……”

沙正明此刻脸上露出了淫笑,用教鞭在图上画了个圈:“镇蛮号来时都见过了吧?到时不用麻烦安南人来此,本将自会率岸轰舰队去升龙府走一遭,发几轮炮,和那位活曹操谈一谈,问问我家的地契到底管不管用!”

“到那个时候,别说稻米了,大伙尽可以再去这周边圈庄子种荔枝,咱们就地上罐头厂,直接卖去京城挣大钱!”

听到沙正明这样说,投资客中很是有几位江南来的人物眼中冒出了兴奋的光芒——当日某舰炮轰上海徐家的盛况这几位都是亲历者,这会一听又要轰安南人,吃瓜的顿时兴奋起来了。

尽管在来之前多少也有了一些猜测,但是今天这沙邵二人如此赤裸裸地揭开了底牌。至此,初来乍到的投资客们,算是完整地上了一堂弱肉强食之课。

然而越是这样,投资客们就越发对这份安南攻略有信心。

首先,如今早就变成世外桃源/大粮仓的夷州,以及曹氏手底下那些生财的行业,这么多现成的例子摆在那里。所以在开发赚钱这方面,原始投资客们还是对曹家人的方案有信心的。这种情况,搁在后世就是一家金牌信托基金。

其次,今天能坐在这里的,那都是喝血敲骨为业的肉食者。在大明貌似还要收着点,如今跑到安南来垦荒,说实话,沙正明他们要是不狠不恶不强硬,大家伙还不答应呢。

于是乎,在未来几天内,投资团里的大部分人物,都陆续和邵强打成了协议。

协议内容很简单:大明投资者提供资金,用来在鸿基开矿开农庄。而穿越者则负责提供对于投资者产业的安全保护,另外,穿越者还要负责提供各种科学技术,用来提升矿山产量,以及用在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运输等等领域。

当然了,所谓的投资,大佬们根本不需要背银子到安南。别忘了穿越者在大明沿海布局有基地,可以随时通电报的。

所以投资者只需要在京师或者江南,把银子交给穿越者在当地开设的银号就可以。这些银子会在当地变成收容机构,以及粮食布匹燃料。最终,资源会转化为一船船南下的流民和北上的货品,使得“穿越经济圈”蓬勃发展。

就此,安南攻略算是打完了上半场,进入了中场休息阶段。随着雨季的深入,这场游戏要等到10月之后,才能继续下半场的节目。

第577节 官邸会议(一)

中古时代人类生产力低下,但凡稍大一点的自然灾害,就会导致生产活动陷入停滞。

灾害不分国籍人种。北方雪灾,南方涝灾,对应到更南一点的地方,就是安南雨季。

由于安南维度更低,相比大明更加接近热带气候,所以常年高温多雨。十七世纪的安南,基础建设稀烂,雨季对于安南人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灾害。

在穿越者来临这个时间段,安南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官方强制暂停。连绵雨水下,民众无法出门劳作,军队也无法踩着烂泥远程调度集结。假如强行出动,那么军队内部很快就会产生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温暖潮湿的雨季同样是各种病菌肆虐之时。

相比之下,有着完善的后勤补给系统,乃至完善的防疫和医疗系统的穿越势力,对于当下的雨季并不是很感冒,反倒有点欢迎。

因为这样一来,虽说工程进度慢一点,但是不用担心外部军事压力,在登陆初期最脆弱的时候,可以专心打造乌龟壳。这样优劣势一加一减,明显是赚的。

有鉴于当前情况,负责管控局面的邵强便下达了命令:加快基础建设,降低外围军事投入,将大部分资源倾斜到鸿基堡-鸿基港建筑群的建设中。

原本计划中的第三批增援,现在也被发报暂停,换成了工程人员和建筑物资。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邵强,以及来到鸿基的其他穿越者,诸如郑洋洋这种专科人士,将会抓紧难得的空窗期,大肆建设,为雨季过后的扩张和有可能发生的军事行动奠定坚实的物资基础。

而负责军事方面的沙正明,在安南县令走人后,也前后脚走人了。当前军事压力降低,使得沙正明有时间跑回广州述职……那里有一场重要的会议即将召开。

1631年8月1日,广州新区,首相官邸二楼。

不伦不类的首相官邸,距离建成投入使用已经有段时间了。这座建筑乍看是方楼,细看的话,三层貌似又有点外圆,大概是当时工期紧,技术水平不够的缘故。

只能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然而这个小小的别扭对于穿越者来说,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