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4章(1 / 2)

加入书签

奇门兵器初次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后,劳七这边二当家大惊,当即补位,一刀劈了过来。

然后二当家的刀就被一旁伸过来的盾牌给挡住了。

所谓的小规模战阵,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各司其职而已。当年戚继光为了在地形多山的浙江灭倭寇,创造出的12人鸳鸯阵依旧是同样的道理:长兵器逼住敌人,短兵器和远程消灭敌人。

吴三爷今天这个阵型,也是大同小异,当贺扁担冲出去后,身边专门有两个带盾牌的人来保护他的侧翼,于是二当家一刀就砍在了盾牌上。

紧接着,贺扁担往前踏步,利用钢管的弹性棍头左右一甩,又将一个猝不及防的匪徒打破了脑袋。与此同时,被集火的贺扁担,至少有两把刀砍在了他身上。

下一刻,火花迸射,同样是哑光的黑色短甲,帮贺扁担挡住了敌人的刀锋。

这一下,劳七他们的士气蹦了。

在古代,不管哪个朝代,人们都可以腰跨刀剑上街,但是谁要是敢在家中私藏盔甲,那就是抄家大罪。

同样10个武士,在穿甲的情况下,可以砍瓜切菜一般消灭掉数倍于己的布衣敌人。这就是为什么官兵剿灭流寇草民,一开始总能大获全胜的原因。

古人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劳七他们验证了对方打头的三人身上穿得果真是铁甲后,士气就崩溃了。

下一刻,劳七大喊一声“杀杀杀”后,当即扭头就跑,让弟兄们顶在了前方。

然而“嘭”的一声大响后,劳当家却捂着肚子上拳头大的孔洞,不可置信地看了一眼自己腹中喷出的血水后,仰天倒在了地上——双方这一段打斗的时间,足够留在后方的火枪手玉生少爷重新装好弹,绕到侧面,对准恰巧脱离战团的劳当家开枪了。

第516节 扎根

传统土匪和武装到牙齿的工业“保安”之间的械斗,结果是极其明显的:土匪一败涂地。

这不怪土匪。无论是士气,训练还是技战术以及最重要的装备方面都被完爆,这还怎么打?

所以鬼头洼大当家劳七的最终结局,就是被吴三爷一伙欢欢喜喜地地抬上了船,临了抓一把芦草擦干脸上的血污——等下回去要验明正身的。

当天傍晚,派去各处的小队陆陆续续回到了登陆营地。大部分队伍或多或少都有收获,有押着俘虏的也有抬着尸体的。当然,尸体中有自己人是避免不了的,毕竟这是有冷兵器参与的战争,即便胜利,也不可能像热兵器战斗那样一兵不死。

天色已晚,燃烧着熊熊篝火的空场上,劳七劳当家的尸体已经和二当家的摆在了一起,就在场地正中间。

在两位当家周围排列整齐陪躺的,是劳当家生前的一些忠勇手下……不忠勇的,像瞎子那样的都及时投降了,现在他们都戴着窑区批量制造的奴隶罪犯通用型铸铁脚镣,被扔在一旁瑟瑟发抖。

营地中此刻最耀眼的,自然是吴三爷小队。

长长的,用野战帆布折叠桌拼成的条案上,摆满了酒碗和打开的各种军用罐头食品,四周围的火堆上烤着羊和鱼,而吴三爷这时,正一脸兴奋地在给军将们介绍自己的“先进经验”。

原本三爷是不打算如此张扬的,谁成想当他带队归来后,第一时间就被放到了聚光灯下,变成了智擒贼首的大英雄。而在现场的几位穿越众,为了某些宣传方面的目的,自然也是对三爷他们赞赏有加。

这样一来,某人就被架上了墙,想低调也不可能,只能好好享受一把人生的高光时刻了。

于是,在众多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投射下,三爷一队人就被请上主桌喝酒,三爷还获得了给将军大人亲自讲述捕获劳七经过的机会。

接下来当所有人都归队后,一场热热闹闹的篝火晚会就开始了。席间开拓军主将王博不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还当众给收获最多的前三小队发放了花红,闪亮亮的曹大头在火光映照下分外诱人,晃花了许多人的眼。

在信息,组织能力和武备全面领先的情况下,一场雄狮搏兔般的偷袭式剿匪战斗就这样于旬日间结束了。盘踞在增城县外几百年的鬼头洼第n代匪伙,没有发挥出自家传统的信息和地形优势就被击败,头目们临到死,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第二日一早,部队重新做出了调动:一部分人进发鬼头洼中心地带的匪伙根据地去打扫战场,另一部分人回黄埔修整。最后剩余的一些,则是按照早已安排好的计划,坐船去上游的增城县送人头。

于是,增城县的谷老爷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劳七等一干大盗的人头居然被“义勇”送到县衙里来啦!

得知消息的谷老爷和师爷,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原来那位王游击当时并不是推脱塞责,而是说了大实话,人家真是要自掏腰包去剿匪啊!

这么说来,那份公文怕也不是上眼药那么回事?

不管怎么说,在官场上从来没有遇到过活雷锋的谷老爷,这下真是被感动了。于是谷父母赶紧换上全套官袍,命人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