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1章(1 / 2)

加入书签

他们扎根江南这么多年,不止积累了大量土地,更重要的是不愿放弃政治特权。

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也就从孝文帝开始实施,不过几十年时间,在南方却足足维持三百余年,众人习惯了出身士族即可为官的政治特权,哪愿意放下身段,与泥腿子们在科举制下竞争,尤其是北齐推广科举教材近十余年,早就在北方打破了士族对知识的垄断。

没办法,谁叫人家是裁判,科举考哪些内容都是高澄说了算,那些士族看作宝贝一样的古籍、孤本,他就是不考,专从那些被他推广的图书中出考题。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高澄亲自坐镇荆南,忙碌正事之余,也时常以侄女婿的身份,抚慰萧绎妾室们的身心。

“陛下,妾身无甚所求,只求能放智儿渡江,妾身愿留江北尽心侍奉陛下。”

萧方智之母夏氏搂着高澄脖子,被他揉搓得眼神迷离之余,也不忘为其子求情。

“怎地,我不放萧方智,你便不侍奉了。”

高澄肆意把玩这夏氏成熟的躯体,轻声笑道。

“陛下……”

三旬年纪的夏氏却有如少女一般撒娇。

高澄却起身抱起了她,靠近室内一堵墙,与夏氏商讨国策。

夏氏言语激烈,却在墙后隐隐听见有幼童在哭喊,声音很是熟悉。

“不要打我阿母!”

夏氏听清了声音,耸然一惊,高澄这才与她附耳道:

“轻声些,萧方智就在隔壁。”

夏氏赶紧拿亵衣住了嘴,只是实在忍受不住时,常有闷哼。

萧方智在另一时空是南梁末代皇帝,但如今的他还只是时年六岁的孩童,先前听见夏氏在隔壁忘情呻吟,以为是在受刑,才会不断哭喊。

他终于明白此前四哥萧方矩每次被带走后,回到关押处时,总会一脸愤恨,肯定也是听见袁姨娘挨打的惨叫声。

一番云雨后,夏氏御姐范十足的面容上,满足与羞愧糅杂。

许久,夏氏忽然开口道:

“陛下,妾身想去隔壁见见智儿。”

被打断了贤者时间,高澄也不恼,这些年癖好确实是越来越怪异,玩得越来越花,但到底不是一个暴虐之人。

“先洗漱下吧,打扮端庄再去见他。”

高澄说道,刚起身准备去唤屋外的婢女,又回头对夏氏说道:

“其实你也无需为他担忧,就算南人不愿赎他,念在你我的情分上,也断然不至于将他视作囚犯对待,自会保他一世富贵,你虽住进瑶光寺,却也能时常出来看他。”

高澄这些年玩得越来越花,但到底不是一个暴虐之人。

夏氏闻言,也不顾及春光外露,站起身任由薄纱滑落,紧紧埋首在高澄怀中。

赎买

南梁现今的颓势,连夏氏这个妇人都能看得清楚,自从高澄说过不会将萧方智看作囚犯,许他富贵,夏氏便再未提送其子南归。

萧绎现有六子存世,除落在高澄手中的第四子萧方矩、第九子萧方智、第十子萧方略、第十一子萧方规以外,还有久在建康代父侍奉萧衍的第二子萧方诸,以及前不久萧衍命诸王长子入京拜谒,故而入朝的湘东世子萧方等。

萧方智身为庶子,若非二哥萧方诸在建康被侯景所杀、大哥萧方等战败溺水而死、四哥萧方矩在西魏破城后与父亲萧绎一同遇害,哪能轮到他来做这个南梁末代皇帝。

自知其子与王位继承无缘,夏氏便也起了将萧方智留在江北的打算。

也许是爱屋及乌,夏氏连日来的殷勤奉承收获回报,高澄认下年仅六岁的萧方智为假子。

当然了,小高王对亲儿子都严加提防,更别提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假子,注定只有富贵,难得权势。

可这一身份终究是层保命符,无论齐梁之争最后是哪家主天下,身为北齐皇帝假子,又是南梁宗室,萧方智都能富贵一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夏氏为了这个独子,可算是煞费苦心。

与六岁的萧方智懵懂不同,四哥萧方矩年长他许多,也知晓更多,对其母袁氏与高澄的奸情心怀怨恨,恰恰高澄也厌恶萧方矩性情颇类其父萧绎,为人凶暴猜疑,自是打定主意要把他送回江南。

袁氏日日以泪洗面,央求高澄认下这名假子,却被拒绝,更是惹恼了高澄,于是独宠更年轻的夏氏,对袁氏,新鲜劲过了后,再未有过临幸之举。

与此同时,南梁在江北核心之地江陵陷落的情况下,前线北齐将士捷报频传。

汉水以东,慕容绍宗在斛律光的掩护下,打通了与淮南之地的联系,汉水以西,则被彭乐领兵夺占,而高敖曹亦囊括夷陵以东。

高澄伐萧绎一战,攻势以北齐鲸吞江汉平原而告终。

昭德二年(549年),八月二十三日,高澄命亲随顺江而下直驱建康,出使南梁,与之商谈俘虏赎买等事宜。

在此之前,先北齐使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