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3章(1 / 2)

加入书签

高澄也没打算把弟弟们全给养废。

操心完教育问题,高澄又赶着往各处宅院探望新来洛阳的其余兄弟。

尤其是未满周岁的高淯,高澄最记挂的就是他。

在婴儿夭折率这么高的时代,一路颠簸,谁知道能不能消受得住。

好在一众弟弟们,虽然也有人吵闹着要回晋阳,但到底是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

高澄再三嘱咐抚养高淯的乳娘,交代让她哺乳之余,喂高淯一点米汤加肉沫,已经长了牙,也该断奶了。

高家的小男子汉,怎么可以快周岁了,还与人乳为伍,丢人!

处置了许多琐事,高澄才回后院,先去寻尔朱英娥。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到产期,尔朱英娥坐在榻上,肚子鼓鼓的,望着进门的高澄,两眼满是笑意。

高澄正要行礼,尔朱英娥却将手放在胸脯,娇声道:

“高卿,妾身最近胸胀,总要流出些乳汁,这可如何是好。”

“下官愿为皇后殿下分忧。”

乐于助人的高澄闻言,精神一振,赶忙合上门,往尔朱英娥身旁的身旁坐下,抚着她的肚子,轻声道:

“娃儿呀,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为父试饭食,这份恩情,你可要铭记在心。”

尔朱英娥被他逗乐了,掩着嘴笑得花枝乱颤。

高澄不满道:

“动静小点,莫要颠了孩子。”

一会儿,高澄抬起头,咂巴着嘴回味。

没有想象中的腥味,味道清新,带点淡甜。

回味后,高澄对尔朱英娥说道:

“等孩子出生,再给寻个乳娘喂奶如何?”

尔朱英娥立即明白了高澄的意思,为他抹去嘴角的残余,笑骂道:

“不正经,还和孩子抢食吃。”

高澄满不在乎道:

“皇后若不愿,下官找……哎哟!”

话未说完,腰间软肉就被尔朱英娥狠狠拧了一下。

“妾身又没说不愿,何必再劳烦妹妹们。”

……

高澄终究还是放下公务,准备休息两天,好好陪伴府中女眷。

尤其是产期将至的四女,一想到自己将为人父,便唯恐她们磕了碰了。

也许将来儿女多了,也就不会有这种期待与担忧。

当然,两天时间也不全是围着四女转圈,他也会抽时间陪伴王氏以及养在府外的李祖猗与元玉仪。

元玉仪还未进门,高澄觉得尔朱英娥四女产期将至,正是危险的时候,他却风光纳妾,总有些说不过去。

便打算等她们生产后,再将元玉仪娶进门。

而元静仪早在高澄回洛阳之前,就已经与崔括和离,高澄将她与元玉仪安排在一处宅子,相互有个照料。

暂时只能当做外妇养着,与李祖猗一般,将来有了身孕,再给一个名分。

高澄也没亏待崔括,授意代管吏部的崔暹为他找了一个合适的职位,又让人再为他张罗一门婚事。

也特意购置了宅院,让崔括父子在洛阳有安身之所,连奴仆婢女也给安排好了。

高澄虽然做不到原主一般,护着他一路当上门下省次官,黄门侍郎这样的高位,但自觉也没有亏待他。

若崔括真的做得好,自会为他酌情升职。

真不是高澄为人吝啬,黄门侍郎作为门下省次官,放在尚书省,就相当于左右仆射。

如今尚书省左右仆射是哪两人?高隆之与李元忠。

高隆之是高欢认下的族弟,任晋州刺史时就在幕府担任要职。

李元忠是赵郡李氏宗主,是劝说高欢东出,帮助他获得河北士族支持的重要人物。

他无论如何也学不了原主的阔绰。

至于崔括究竟有没有卖妻求荣,见仁见智。

高澄为他安排了诸多事项,就没再多做理会。

不过,高澄到底是软了心肠,告诉元静仪若是想念儿子,可随时让奴婢带来院里。

崔家子年纪还小,等过些年,说不定元静仪有了孕,搬进渤海王府后就要避嫌,也难再见面了。

将自己身边这些烂事理顺了,高澄也没忘记自己的正妻元仲华。

特意让人将她唤来渤海王府见面,未满十三岁的她依然青涩,但总算没了当初女娃娃的模样。

与元仲华说了好一会话,才命人送她回清河王府。

再过几年,这个八岁就与他结发的妻子就能正式进门了,而九岁登基的元善见,如今也是将满十四岁的少年。

高澄作为大舅子,没少打听宫闱之事,他与大姐儿还算恩爱,毕竟高皇后也不是当年尔朱英娥的性子。

自然不会说出大逆不道之言。

高澄休沐的这两天,也不是没干一点正事,他闲余时间也在忙着为张师齐审稿。

张师齐这次没有随行往潼关、晋阳等地,而是被留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