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章(1 / 2)

加入书签

高澄也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比原主早了两年参与大事谋划。

他需要尽早的参与高欢霸业,如此才能积累威信,尽可能地减少将来汉化改革的阻力,毕竟高欢的根基在于一直追随他的六镇鲜卑。

才辞别父亲,母亲娄昭君遣来的婢女已经候在外边。

母子才见面,娄昭君就迫不及待的关心道:

“你阿爷将你唤去是为了何事?”

“阿爷考校孩儿才学,准许孩儿往后参与大事决议。”

“看来阿惠的才学得到了你阿爷的认可。”

娄昭君心情愉悦,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笑容。

当初相依为命的苦日子,让母子间的感情尤为深厚,否则也不会将他骄纵得叔父才死数月,便干出同样的荒唐事。

“是阿母教导得好。”

高澄乖巧道。

“日后参与议事,要多学少说,对待追随你阿爷的长辈们,持礼要恭敬,莫要怠慢了他们。”

娄昭君拥着高澄,谆谆教诲。

此时的她还不是北齐皇位数次兄终弟及的主导者,反而一心牵挂在最疼爱的长子身上。

“阿母,阿兄。”

年仅五岁的高洋一进门便看见依偎在一起的高澄母子。

要说不嫉妒,那都是假的,同为父母子嗣,兄长相貌俊朗,而自己不仅丑陋,更伴有严重皮癣,不止母亲偏心兄长,两位姐姐也跟自己顽不到一起,仿佛他是家中多余的人。

“侯尼于来了。”

娄昭君这才放开了高澄。

高澄也打量着这个可怜又可气的弟弟。

论能力,高澄不得不承认,这个未来依靠装傻扮蠢来化解猜疑的北齐开国之君,军事胜于兄长,他屡败柔然、突厥、契丹,又南征萧梁,威震夷夏,被突厥可汗称作英雄天子。

但相较于仅好人妻的高欢、高澄父子,他行事甚为暴虐,北齐一朝风气败坏,高洋能分得三分之一的功劳。

恶有恶报,荒唐一世,到头来妻妾被高湛所辱。

高澄暗自叹息:

未来这个家,不好当呀。

洛阳

“贺六浑真是这般说的?”

当孙腾行至汾州治所西河县城时,尔朱兆其实已经获知了洛阳消息,听从表亲慕容绍宗的建议准备领轻骑抢占晋阳。

“如今天柱所余二子尽皆年幼,不足以当大事,历数天柱宗亲,唯刺史豪勇,可继大业,高晋州请刺史切勿犹疑。”

孙腾言辞恳切。

“贺六浑是个忠厚人啊,他诚心待我,兆必不相负。”

尔朱兆热血上头,将尔朱荣曾经的告诫忘得一干二净。

洛阳城中。

元子攸方寸大乱,前些时日,尔朱荣族弟,逃出洛阳尔朱世隆调遣千余骑兵到洛阳城下哭冤,索要尔朱荣尸体。

元子攸派遣将领率万人出城驱逐,却被杀得大败。

仅尔朱世隆一人便难以应对,待汾州尔朱兆、关中尔朱天光、徐州尔朱仲远等人齐至,又该如何抵挡。

不得已,元子攸又立尔朱之女尔朱英娥所生皇子为太子,期望能缓和彼此矛盾:

住手,你们住手,不要再打了,你们不要打了啦。

我都已经颁下赦旨,你们这帮杀才为什么不肯罢休,快看,储君都是你们尔朱家的血脉,我真不会清算你们。

然而元子攸剧本写得好,偏偏遇上了喜欢自由发挥的尔朱氏众人。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尔朱荣麾下大将,曾镇守中山的大都督武川人贺拔胜,因在北镇之人中极具声望,与高欢同样受到猜忌,被调至洛阳受到监视。

尔朱荣死后,贺拔胜并未出逃,而是选择依附元子攸。

但仅此而已,接下来,各方消息接踵而至,让元子攸彻底陷入惶恐。

尔朱兆占据晋阳,继承留守兵马,扬言要南下为尔朱荣复仇。

十月十三,因河桥被毁,尔朱世隆渡河撤往长子,途经建州(晋城高都镇),因建州刺史陆希质不愿开城,尔朱世隆屠尽城中百姓,独有陆希质在城破之前早早逃亡。

不久尔朱兆领兵南下,与尔朱世隆、殷州(河北隆尧东)刺史尔朱羽生在长子会合。

正与泾州(甘肃泾川)刺史贺拔岳分兵平乱的尔朱天光,得知尔朱荣身死的消息后,旋即班师,在泾州汇聚关中兵力,准备出兵洛阳。

十月三十,身在长子的尔朱氏众人推举继领晋阳大军的尔朱兆为领袖,尊长广王元晔为天子,尔朱氏众人各有封赏。

十一月初五,徐州刺史尔朱仲远起兵攻破西兖州(山东曹县)。

元子攸终于醒悟,自己与尔朱氏再无和解可能,元子攸蕃邸旧臣高乾听闻尔朱荣被杀,特来洛阳投效。

而高乾之弟高昂,以豪勇著称于世,尔朱荣深忌之,命人诱捕囚禁于晋阳,尔朱荣入洛,又将高昂移囚洛阳。

尔朱荣死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