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0章(1 / 2)

加入书签

“老师,咱们的事情,被陛下正名了!”

“陛下言,墨家,尤其是咱们这些人,所进行的不是工匠之事,而是科学研究之事!”

“科者,品类也;学者,继承也。”

“咱们不是匠人,而是科学家!”

“科学家之地位,等同于博士!”

“子嗣可不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之事,可为良籍!”

“此话出自陛下之口,已然将皇榜贴于城门口,且传令天下!”

“老师!咱们终于等到了这一日!”

左歌迷迷湖湖的,听着自己的几个弟子七嘴八舌的说着。

他的脑子里如同浆湖一样、

等到他终于反应过来了之后,伸出手触摸了一下自己的脸颊。

泪水早已经如同洪水决堤一样疯狂的奔涌而出。

左歌匍匐在地上,望着咸阳宫的方向,眼睛中带着恭敬、臣服、以及一抹被点燃的忠诚。

嬴政此举,不管是受到了谁的影响。

墨家都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他们从事的不再是工匠之事,而是科学研究之事。

左歌并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但他有时候也会迷惑,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呢?

而今日,嬴政给了他一个答案。

他在进行科学研究。

往日里他同样困惑,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呢?

墨家弟子?匠人?游侠?山野老农?

今日,嬴政同样给了他一个答案。

他是墨家弟子,同样也是一个科学家。

而左歌匍匐在地上,眼泪与鼻涕落下,混杂在泥土上。

他已然泣不成声。

他暗自在心里将科学家和墨家弟子前,加了一个身份。

为大秦效死之人。

靠近咸阳城的一处小城中

徐福暂时的停靠在这里,等待着将食物、水等补给完毕,就可以再次出发。

而站在城门口等待的徐福,看到了张贴在城门口的布告。

其上写的内容,令他心中狂喜

研究「规则」的工匠,不再是工匠,而是科学家。

至于什么是「规则」,这一点布告上没有说,只是言明,待到百家宫众多文选弟子到各郡县的时候,他们自然会知道。

徐福看着这布告,不知为何,只觉着似乎有一轮大日从山峰之下缓缓升起。

那轮大日,就是大秦。

他触碰了一下自己怀中的稻谷,深深地吸了口气。

此时,进行补给的那几个壮汉已经做好了准备。

徐福翻身上马。

长期的锻炼,让他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只会行骗的骗子了。

他坐在马背上,望着远处已经能够隐隐约约看见轮廓的咸阳城。

“走!”

天下各地,都在传播着关于嬴政的命令。

各地的郡守虽然有些心怀不轨,但并不敢在这种大事上对百姓进行隐瞒。

更何况,他们心里也清楚、

如果自己现在弃暗投明,还有活着、亦或者继续为官的可能。

可若是现在一条路走到黑,那到了最后,就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无论是关于「秦律」「法学」「千字文」「文选集」等众多书籍的传播、

还是新的路引的消息、重新划分郡县、重新统计户籍。

亦或者是关于「规则」「科学家」的事情。

都传播的非常迅速,那些郡守恨不得自己亲自站在城门口,每日朝着百姓们宣传。

天下百姓们都知道了。

普普通通的千家万户中,所有人都有了一些向往。

华夏的百姓永远是最好统治的。

他们已经习惯了服从。

只要这个日子还过得下去,他们就可以老老实实。

只要这个日子还有奔头,他们就能够开开心心

而现在,大秦一统后,他们既可以过的下去,又有了盼头

如何能够不开心呢?

若是有人能够从这个时候的大秦天空往下看去,就能够看到,从几个地方的人,不断地朝着附近而去。

一者为长城之地,一者为骊山皇陵之地,一者为各地驰道,一者为阿房宫之地。

「夕日」之时,千家万户,都在期待着。

朝会结束后,陈珂觉着自己的脑子都是懵的。

他昨晚一夜没睡,终于是将嬴政所需要的东西给弄好了。

然而今日早朝的时候,嬴政却只是看了一眼,就没有在管那些政务了

陈珂按了按自己的额头,觉着自己的眼前都有了重影。

而这时,韩谈来到了陈珂的身前。

“陈少府,陛下召您觐见。”

陛下召他觐见?

陈珂懵懵的抬起头,脑袋十分沉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