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6章(1 / 2)

加入书签

“可派人与之接洽,令其反攻乐乡!彼若去,则是真降,不去则是诈降,真伪一试可知。”

“妙计!”羊祜也只是推测,没有十成把握。

按道理,陆抗的诈降计已经失败了一次,没道理再来一次。

而按照罗宪的计策,留虑是不是真心归降,完全可以试出来,已方没有任何损失。

乐乡是陆逊的大本营,经营多年,处在西陵、江陵、公安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拿下此地,形同掐断荆州吴军各地之间的联系。

两边的密使在江面上穿梭往来,三日之后留虑的回信到了,不仅愿意攻打乐乡,还要拿下公安,让罗宪、羊祜二人静候佳音。

这一次连羊祜都迷惑起来。

留虑若是诈降,没必要把老巢弄出来冒险。

“机会难得,某率一支精锐蹑留虑之后,彼若攻城,我军静观其变,彼若不攻,我军出其不意突袭之,一股灭荆州水军与乐乡!”罗宪沉声道。

陆地上野战,秦军绝不惧怕任何对手。

包括陆抗在内!

罗宪绝对有这个自信。

出击

“霍弋部到达何地?”陆抗并不知道自己的诈降计成功与否,也不知道留虑背后跟着一支五千人的精锐秦军。

“已至武陵,为钟离将军、武陵蛮所阻,日行不到二十里。”斥候禀报道。

“西陵秦军有何动静?”

“仍在加固营垒。”

“你们打探清楚否?”第一次诈降是试探,第二次诈降是迷惑,陆抗自然希望秦军能转攻乐乡。

斥候稍作迟疑,“秦军以賨人巴人为斥候,既擅山岭丛林,我们靠近二十里内便被其察觉,七十二名斥候,回返十九人,未见秦军出动。”

斥候之间的绞杀比正面战场更惨烈。

秦军一向重视此道,斥候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往往大军还未出动,斥候、细作就漫天飞。

水面上吴军有优势,但陆地上,秦军有战马,吴军斥候自然会落在下风。

“知道了。”陆抗淡淡回了一句。

战场形势的变化非常快,没人能完全捕捉到敌人的所有动静,只能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多数情况下,只能靠“料敌”。

留虑的水军有八千之众,乐乡有三万各地赶来的人马。

加上戍守江陵、公安等地吴军,粮草压力极大。

不到两个月,吴军的物资就消耗了三成,这还是有建业支持的情况下。

看秦军的架势,似乎打算一直围困下去,把荆州耗干。

秦军若是不动,那么动的就只能是吴军。

武陵距离乐乡只有三百多里,霍弋的三万大军若是抵达荆州,就会形成合围之势,而且北面的周旨部厉兵秣马,收集战船,随时准备南下。

“荆州四面受敌!”蔡贡有些心烦意乱。

陆抗永远一脸镇定,翻身上马,扫了一眼身后肃立的两万吴军,一个个肃立犹如石像。

陆骐、陆和、陆松等等陆家将领持戈而立。

士卒精神饱满,这支大军不仅是陆家的家底,也是江东的壁垒。

风有些大了,旌旗猎猎作响。

陆抗望着东面建业的方向,目光无比深邃,几年的西陵之战,自己力挽狂澜,为江东续了十年的命,现在还能再延续十年吗?

风有些冷了。

但陆抗心中却越来越火热,“出将入相,守土安民,抵御外侮,不负大丈夫生平之志也!”

良久之后,缓缓转向前方,猛地一挥手:“出击。”

“大将军有令:出击!”亲兵们挥动令旗。

石像一般的吴军缓缓苏醒,迈步向前。

欲解西陵之围,只有击溃一部秦军,让不可一世的秦人见识见识江东子弟的武勇!

这一战,陆抗亲自领兵。

牙旗之下的挺拔身影,带给每一名吴军信心和勇气。

现在的江东,还有谁能力挽狂澜?

只能是陆大将军。

风越来越大,吹的衣袍瑟瑟作响,吴军士气如虹。

忽然“咔嚓”一声,一杆小旌旗折断了。

陆抗眉头一皱,大军出征,旌旗折断,不是什么好兆头,心头顿时蒙上一层阴云,但周围将佐却并不在意。

大军已经起行,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也不可能退回,低声对身边的亲卫道:“让蔡贡务必小心谨慎。”

“唯!”亲兵勒转马头,返回乐乡城。

南面。

武陵山道自古崎岖难行,丛林密布,多蛇虫毒瘴,即便霍弋在南中生活多年,也不习惯这里的气候。

尤其是夏天,闷热难挡,每天皮甲里面都是一层细汗,还有虫子不断往里面钻。

有些士卒干脆不穿盔甲,但武陵蛮仿佛苍蝇一般挥之不去,凭借地利动辄偷袭,一击而走,士卒一旦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