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6章(1 / 2)

加入书签

不过人和牲畜的饮水倒是没有问题。

旱灾也仅限陇右和关中一块,还有河西、河套部分地区,河湟、汉中影响不大。

杨峥下令免除受灾地区田赋,又营建新都以工代赈,百姓不仅能吃上饭,还能吃上河套、河西送来牲畜,情绪比较稳定。

鲁芝安抚关中调运四方物资,索靖组织灾民,嵇康带领一帮工匠和青营子弟规划城池……

三人各尽其职,龙首塬上短短一个多月就聚集了二十多万民夫。

并且人数还在增加之中。

关中还算祥和,杨峥也就放心的领着大军去讨饭。

兵出北地郡,走河南地。

这时代的河南地还是天苍苍草茫茫的宝地,奢延水(无定河)横贯东西,植被茂盛,土地肥沃,竟然还有几个小湖泊。

一百多年后,匈奴后裔赫连勃勃的统万城就是建在这条水域之上。

受旱情影响,奢延水成了涓涓细流,湖泊成了沼泽地,栖息着大片水鸟。

两岸匈奴、鲜卑、羌胡的帐篷仿佛蘑菇一样一片一片的。

“他娘的,关中大旱,他们这群崽子倒是安乐的很!”刘珩啐了一口,愤愤不平。

今年旱灾,他家受到的影响最大。

一百多个姬妾,四十多个娃,全都张着嘴等着吃喝,勋田没有收成,刘珩的这点俸禄有些捉襟见肘。

河南地里的羌胡匈奴就像地里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仿佛无穷无尽一般。

乞伏部弄走了,又来了铁弗部,铁弗部没清理干净,不知从哪里钻出羌人……

这片区域非常广大,秦国当然不可能掌握每一寸土地。

以前没有大旱,他们往山里一钻,土里一躲,五六千秦军不可能找到他们。

现在大旱了,他们必须贴着水源。

杨峥望着帐篷和牛羊,感觉就像是在望着自己讨到的第一口饭那么愉快,“你激动什么?你现在是将军了,要讲究吃相,别丢大秦的脸面,来人,去招抚他们。”

蚊子再小也是肉。

“领命!”

三个鹰扬郎将拱手而出,各领千余骑,从三个方向包抄了过去。

每过多久,一柱柱黑烟从河边袅袅升起,接着便是苦寒声。

两名斥候奔来,“启禀大王,他们不仅拒绝大王的招抚,还刀兵相向……”

“所以你们就烧了人家的帐篷?”杨峥替斥候说完。

斥候一脸尴尬。

刘珩却笑出了猪叫声,“不愧是我大秦的将士!”

杨峥瞥了他一眼,“庞青带人上去,不要放走了一人。”

“唯!”庞青稳重多了。

不过还未出马,无定河河边的战斗便已经结束了。

三个鹰扬郎将仿佛三个狼群,瞬间就撕开了羌胡们的防御,分割包围,仿佛只是在游猎。

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了,只能跪地求饶。

一个多时辰,三千多帐、近万牲畜入账,交由庞青处置,一部分安置在北地郡,一部分安置在武威。

杨峥望着玉带一样在草地上蜿蜒的奢延水,想要彻底掌握这块土地,有必要修建一座缩减版的统万城。

休整一日,补充水源,喂饱战马,第二日又向北而行。

沿途枯草漫天,大片的沼泽地。

如果没有这场旱灾,此地水草之丰美可想而知。

也难怪羌胡匈奴们一直惦记着,冒着被割韭菜的危险,也不愿放弃这块土地。

黄河也成了小河,最浅处淹没马腹,大军轻松渡过。

杨济、杨嚣两人等候多时,早为大军准备好了营寨和粮草。

“臣拜见大王!”二人单膝跪地。

朔方、九原安定这么多年,二人功劳很大。

汉末被毁坏的城寨体系被二人恢复,阴山西麓的鸡鹿寨、高阙寨、窳浑城、广牧城、受降城相继被恢复,又设立窳浑都尉、广牧都尉、渠搜都尉等控制黄河南北。

因此杨济、杨嚣的政绩常为秦国之首。

“二位于此六七年,使荒域复为沃土,有大功于大秦于华夏也!”杨峥扶起两人。

雁门、太原、定襄三郡之所以能在前面稳如泰山,其实背后都是前后河套在支撑。

“此臣分内之事也,不敢言功!”杨嚣拱手道。

弘农杨氏虽然左右逢源,但杨家的子弟的确出类拔萃。

杨嚣、杨骏、杨济、杨珧俱为一时之选。

“功就是功,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你二人镇守边疆有功,有何心愿,不妨说出来。”

有归信城在北面为前哨,河套地区的地缘安全大为改善。

两人在此地多年,无异于流放,是该补偿他们的了。

杨嚣一如既往的稳重。

父亲轻浮,儿子往往稳重。

杨修狂浪,钟会轻浮,两人的儿子养子都比较稳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