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4章(1 / 2)

加入书签

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蜀国投降,南中的蛮夷们没想过投降。

赵阿七反问道:“怎么会这么巧?”

杨峥一愣,觉得他们挑选的时机有些微妙。

大秦刚刚立国,这般人就纷纷跳了出来。

“这些人其实是在向大王索要利益!”庞青一语道破。

秦国封了不少人,但唯独没有封豪强。

他们自然不服气。

而且秦军在并州大败,给了他们不少勇气。

大秦靠兵威立国,现在兵威都不在了,并州一败,中军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这帮人的心思也活泛了。

这就是牵一发动全身。

杨峥揉了揉额头,整理思路,天下万事都是互相关联的,司马昭为了篡位,颁布占田制,分封士族豪强,曹髦自感时日无多,奋起反击,当街被杀,陈泰吐血而亡,周煜觉得有机可乘,攻打上党,大败而归,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

豪强们觉得机会就来了。

有司马家的占田制在前,无疑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

占田制和五等爵对他们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所以他们就蠢蠢欲动起来。

提着刀子,向杨峥向大秦索要同等的利益。

你不给我,我就自己拿!

以前还想着温水煮青蛙,现在看来,已经不可能了。

司马昭的占田制对秦国相当于降维打击。

他们已经争取到了一个阶层的支持!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末将愿率一军直入南中,提诸贼首级献与大王!”刘珩又亢奋起来。

这厮几个月没出去砍人,早已饥渴难耐。

杨峥总怀疑他小时候是不是被疯狗咬过,有狂犬病……

“你休沐几天,去找皇甫谧看看,给你扎几针。”杨峥拍了拍他肩膀。

“末将没病!”刘珩脖子胀红起来。

“你指定有点毛病,有备无患,去看看也无妨,孤也是为了你好,你若是有三长两短,八十多个姬妾三十多个孩子就便宜别人了。”杨峥半真半假道。

刘珩眼珠子一转,脖子上的胀红又消退下去,干笑两声,“大王说的是!”

杨峥白了他一眼。

这厮今天提兵去,明天霍戈就真的反了。

蜀国名将不止姜维,罗宪算一个,霍戈也是一个。

凭他在南中镇守这么多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跟刘珩玩笑之后,杨峥头脑也清醒了几分。

南中若是叛乱了,杜预不会这么平静。

杜预没有上表,说明蜀中无事。

身为君主,一定要镇定,任何过激的反应都是灾难。

换句话说,就算南中反叛,有杜预、令狐盛、罗宪在,问题也不大。

只要保住蜀中基本盘即可,最坏的局面也不过是杜预再来一次南征而已。

打天下,是要跟明晃晃的敌人作斗争,坐天下,就要跟自己、跟内部作斗争了。

所以目前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陇右豪强到了不可不拔出的地步。

若是允许他们这么弄,其他豪强怎么想?

出兵征讨,只是治标不治本。

秦国的士族豪强不止这一家。

司马昭的占田制才是一切祸乱的根本。

杨峥冷笑了两声,他有占田制,自己就没有办法了吗?“召鲁芝、卫瓘、索靖、李密、张辅前来议事!告诉他们今日议的是均田制!”

司马昭靠占田制拉拢天下豪强,杨峥就靠均田制拉拢天下百姓!

古今中外,无数历史已经表明,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底层。

隋唐盛世之根本不是府兵,而是均田制。

府兵只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产物。

即便杨峥现在弄出占田制,亦步亦趋的摸着司马家过河,永远也不可能超越中原。

只有弯道超车。

释放土地就是在释放人口。

司马家选择将土地释放给豪强,杨峥选择释放给底层庶民。

古往今来,国运行的根本就是利益怎么分配,所有的制度建设都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外援

“唐彬、刘弘真乃吾家中流砥柱也!”收到并州大胜的消息,司马昭大喜,连病都好了七七八八,脸上红润不少。

这是西贼崛起以来,最大的惨败,若是往深层里想,是司马家唯一一次胜利。

破敌四万,斩甲首两千,俘虏数千,这种战绩足可称作是“辉煌”了。

司马昭可以一战损失十六万大军,但杨峥一战损失万余亲军就有些扛不住了。

中原的底蕴和关西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杨峥拿下蜀国、关中,也无法弥补中间的差距。

再来两次这样的大胜,西贼就扛不住了。

“封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