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3章(1 / 2)

加入书签

河西走廊对华夏之重要,宛如一条脊梁般的存在。

穿过祁连山,就能感觉到一股雄浑浩大气象。

南下北上的车马,东去西往的驼队,一队接一队,驼铃声、马蹄声安定而祥和。

羌胡汉夷怡然相得。

杨峥居然还看到了骑在骆驼上的僧侣,驮着厚重的经文,缓缓向东而去……

西平虽然不差,但与武威比,就少了很多人气。

双方的人口都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西平只有区区四个县,而武威有十四县。

漫漫历史长河之中,武威也是汉文化的荟萃之地,向西延伸。

入了姑臧城,已经是天黑。

四面阁楼林立在夜色中,钟楼佛塔,飞檐鸱吻,栉次鳞比。

陈泰对杨峥的到来颇为欣慰,亲自前来迎接,连称呼都客气了几分,“兴云远来劳顿。”

“使君召见,属下岂敢耽搁?”

“夏侯泰初的眼光果然独到。”陈泰看杨峥的眼神也不再那么尖锐。

提起夏侯玄,杨峥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使君谬赞。”

陈泰微微一笑,低声道:“你何以知晓王太守别有他志?”

杨峥的信上只有“金城将有异动”六个字,给足了他们想象的空间。

站在陈泰的位置,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肯定比自己多。

“王太守遣使暗通属下,属下不敢不报。”

“你做的不错,也很聪明,你若走错一步,泰初在洛阳也将进退维谷。”

“属下受朝廷重恩,岂会附逆?”严格来说,曹魏对杨峥还是有恩的,至少把他从一个小小的百人将拔擢为护羌校尉。

这年头其实不缺冲锋陷阵之人。

陈泰微微点头道:“尔心存朝廷,朝廷亦不会负你,兴云以为当如何处置王金虎?”

此事是自己举报,陈泰问起,也在情理之中。

看的样子,也只是随口一问。

不过对于杨峥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一个影响雍凉局势的机会。

“榆中与南安百里之隔,王太守若要东进,则必先破邓艾,目前尚无真凭实据,属下认为宜静不宜动,否则召来蜀人北上,则情势未可知也。”

王金虎顶级士族出身,看不起种田郎出身的邓艾,就让他先跟邓艾碰一碰。

“你看看这些密报。”陈泰从案牍中翻出些缣帛。

杨峥接过。

缣帛上写着蜀军最近的动向,姜维率众依麹山筑二城,囤积粮草,训练士卒,使牙门将句安、李歆等守之,聚羌胡质任等为爪牙,寇逼诸郡,有进攻雍州之意。

除了姜维、廖化、句安、李歆等人的名字,最后面赫然有夏侯霸的名字。

夏侯霸督运粮草。

杨峥百感交集。

“兴云!”直到陈泰怪异的眼神看来,杨峥才回过神来。

“属下见到故人,一时失神,使君勿怪。”

“怀念故主,人之常情尔,眼下雍凉的确宜静不宜动,蜀军即将北犯,西平亦在蜀军兵锋之下,你须做好准备。”

“遵令!”

第二日,凉州诸将汇集。

让杨峥惊讶的是居然有很多胡人,看其装扮不似河西。

点名之后,才赫然发现是西域长史府来的胡将。

凉州的全名为凉州刺史部。

汉魏皆以凉州刺史部辖制西域长史府。

诸葛武侯以大汉名义北伐,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

若蜀人能克武威,恐怕三国的历史将重新改写。

只可惜街亭一败,蜀汉大好形势付之东流。

人群之中,杨峥还见到了一个熟人。

——讨蜀护军徐质。

徐质素以勇猛著称,一把开山大斧有力劈华山之力,多有功勋,夏侯霸投蜀,因功被提拔为讨蜀护军,可谓平步青云。

不过杨峥看到了他,眼中却并没有杨峥。

“金城太守何在?”陈泰首先点名王金虎。

但出列的却是令狐盛。

杨峥看到令狐盛忍不住一愣。

“禀刺史,王太守因今日蜀贼异动,军情紧急,所以托属下前来。”令狐盛一脸的卑微,在看到杨峥后,神色忽然变了变。

远在敦煌、高昌的王延都来了,近在咫尺的王金虎却不来,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了。

杨峥暗自庆幸自己来了。

凉州刺史部加上西域长史府就像压在西平西海头上的一把剑。

从地缘上看,西平也是被二者揽入怀中。

若真走错一步,凉州便如泰山压卵一般压下来。

以西平的体量,岂能跟庞大的凉州抗衡?

有异心没有错,因为这世道每个站在高位上的人,都要权衡利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