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章(1 / 2)

加入书签

其他将校也来劝诫。

很多人其实早被蜀军的声势吓破了胆,固守待援正合其心意。

夏侯霸脸上神色几度变幻,最终还是定下决心,“固守待援。”

杨峥则松了一口气,主动请缨道:“属下所部皆为骑兵,留在城中无益,不如出城,缀在蜀军之后,可行疲敌之计,亦可进一步窥探蜀军动向。”

夏侯霸深以为然,“兴云忠勇可嘉,此番若是退敌,本将必为你请功。”

杨峥心中一喜,但见到其他将校略带嫉妒愤恨的眼神,暗自警惕,这也是他选择出城的原因。

在临洮城中,总感觉有些不自在。

“属下何功之有?将军固守临洮,阻断姜维后路才是大功一件。”

夏侯霸欣然一笑,其他将校脸色也缓和了许多。

杨峥带着四百武卫营出城。

蜀军皆是步卒,一千步军也不可能将临洮城堵死。

只有十几名斥候吊在身后。

杨峥没有第一时间追上蜀军的步伐,而是绕道向西,派出散骑探查蜀军的动向,以免落入埋伏之中。

洮水乃黄河的一条支流,仅次于渭水,滋养了陇西两岸。

青山绿水间遥见蜀军缓缓向北推进。

周围广布斥候,每过一地,必有一军扼守高处险要之地。

杨峥不敢靠得太近,虎步军中也有一支千人规模的骑兵。

但对方非常爱惜骑兵,轻易不会出动。

遇见村镇,蜀军毫不迟疑的抢夺粮食。

百姓哭嚎之声响彻四野。

蜀军则在背后喝骂,不过终究守着最后一丝底线,没有随意屠杀。

这个时代能做到这一步,也算不容易了。

名将

上邽诸将仍在为救援陈仓和陇西争论不休。

“关中乃腹心,陇西乃手足,手足断犹可续,腹心若是有失,雍凉皆休!”郭淮长子郭统道。

“眼下关中正是兵力空虚之时,将军不可不备。”徐质亦拱手道。

其余庞会、胡奋、胡烈、郭循、李简等将校分列左右。

王平两万大军,号称五万,无当飞军在前,青壮在后,羌賨分列左右,鼓噪而进,呐喊震天,摆出一副鲸吞关右的架势。

周遭魏军望其旌牙而退,无人敢撄其锋。

郭淮望着悬挂的地图,一时有些入神。

自从军起,他便在西面与蜀人作战。

从定军山到陇右,从陇右到关中,与黄忠、张飞、诸葛亮、魏延等人物鏖战,屡败屡战,互有胜负。

多次料敌于先,被司马懿等朝中元老倚重,渐渐成为西面的中流砥柱。

原本以为蜀人北寇,目标的是陇西。

但如今的形势,虚虚实实,姜维王平一左一右,到底谁是主力?

蜀军的意图究竟是什么,谁也拿不定主意。

不过直觉上,郭淮更偏向姜维。

王平看似来势汹汹,不过多少有些虚张声势。

两万人就想吞并关右,即便当年的诸葛孔明也没有这么大的胃口。

秦岭对魏国是天堑,对蜀国何尝不是?

当年魏武以汉中比作“鸡肋”,原因正是在此。

蜀军擅长山地作战,无当飞军更是其中翘楚。

但深入关右平原,雍凉铁骑岂会惧他?

反而是姜维的虎步军,让郭淮深为忌惮。

五丈原之战,司马懿以万余精锐精兵冲击数千虎步军,居然被正面击退,无功而返。

“报——”

斥候飞奔而入,拜在郭淮面前,“禀将军,蜀阴平太守廖化提兵一万奔祁山堡而来。”

“廖化?连他也来了吗?”郭淮神色一动。

蜀中元老级的将领就剩这么一位了。

几乎参加了蜀国所有大战。

明帝景初二年,也就是司马懿攻破辽东斩杀公孙渊那一年,廖化统兵攻魏国守善羌侯宕蕈驻守的营寨,郭淮派遣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率兵救援,两军东西夹击,余留下廖化,廖化以弱势兵力奋击之,破游奕、射杀王赟,讨平羌寨。

这一战让郭淮记忆深刻。

祁山堡背后是天水、广魏、南安三郡,陈仓背后是关中,而陇西郡更是陇右的腹心所在。

难道蜀国真的准备全线进攻雍凉?

郭淮闭上眼睛,陷入深深的思索当中。

堂中诸将屏气凝声,静待最后的裁决。

十几个呼吸之后,郭淮猛然睁开眼睛,威压的目光一一掠过众人,“昔年诸葛孔明六出祁山,尚不能吞并雍凉,区区廖化、王平、姜维举一两万弱旅,能奈我何?”

即便刚才有人还有异议,现在也都为郭淮的气势心折。

“祁山堡、陈仓皆为虚兵,陇西才是蜀人兵锋所在!”

如同当年窥破诸葛武侯屯兵五丈原的用意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