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章(1 / 2)

加入书签

“哦?”杨峥看着令狐盛,似乎他比自己知道的更多。

两人在战场上互相扶持,杨峥已经把他看成自己人。

王喜、赵登过来凑热闹,被杨峥笑着赶走。

“雍凉之地已成司马氏根基,国中大将,如郭淮、陈泰、邓艾、石苞、王基皆其门下,先帝换夏侯玄都督雍凉,也丝毫没有减弱司马懿的影响力,大将军欲借伐蜀之战,增强对雍凉军的掌控,瓦解司马懿的势力,可惜功亏一篑,司马懿的声望越发高涨,庞会见大将军不行了,欲投司马氏门下!”令狐盛两眼泛光。

原来司马懿的势力已经如此庞大了。

杨峥记得司马八达,全都身居高位,又与世族互通姻亲,这么多年的盘根错节,俨然已是庞然大物!

曹家却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如今,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物。

这才是天下大势、天命所归。

司马氏不造反才是怪事。

自古只有锦上添花,雪中送炭的极少。

或许以前的庞会站在曹氏一边,但这场大败,也足以让他转换门庭。

自己出身武卫营,是曹爽的亲信,正好拿来作投名状。

至少向雍凉军表明了立场。

所以雍凉军才和他是一条道上的,自己才是外人。

可惜了那些英勇奋战的武卫营兄弟,全都成了炮灰。

人心何其险恶。

不过,这也让杨峥全身泛起鸡皮疙瘩,历史上高平陵之变,曹爽一脉全都被司马懿赶尽杀绝了……

那自己岂不是死路一条?

不能再跟曹爽混了。

见杨峥沉吟,令狐盛冷笑道:“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庞氏乃西凉外人,又非大姓,司马氏未必看得上他。”

杨峥苦笑一声,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门道。

不过令狐盛能知其中深意,想来也不是身世也不简单。

他不愿意说,自己也不好问。

越往北走,遭受的阻击就越大。

蜀军集重兵于沈岭,附近山岭几乎都在他们手中。

穿过沈岭就是关中,对雍凉军来说就是回家了。

从沈岭逃难的溃军得知前方形势不容乐观。

出征时的十余万大军与六万民夫,或渴死,或被俘虏,或殒命战场,或被大山吞噬,剩余之众不足六万。

大将军曹爽督军猛攻十余天,死战不休,伤亡惨重,仍然不得寸进。

不过,蜀军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兵力上蜀军还是落在下风。

所凭不过是山岭险要。

除了庞会这支残军,还有不少溃军从南面汇集而来。

费祎、王平扼守沈岭,蒋琬驱兵从后掩杀。

庞会召众人议事。

杜展如今风头正盛,率先发言:“以属下观之,蜀军自兴势山至此,转战四百里,军势已疲,数日之内,我军必能突破沈岭。”

魏军从骆谷进攻汉中不利。

同样,蜀军从汉中攻入骆谷也不利。

补给同样也是一大难题。

这场大战至此已经四个月,蜀军反攻也持续近一个月,杜展所言“军势已疲”,并非虚言。

庞会习惯性的将目光转向杨峥,“你觉得如何?”

“我军之败非战之罪。”杨峥很想说败在主将无能,最终咽了回去,“而是败在地形,蜀国并无全歼我军实力,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费祎、蒋琬必不会死战!属下以为,此战将很快结束。”

庞会点了点头,“不错,今日诸军饱食,明日拂晓进军,与大将军会合!”

会军

曹爽领兵伐蜀之初,太傅司马懿多次力谏不可。

然而司马懿越是劝阻,曹爽伐蜀之心越是坚定。

如今十余万大军伐蜀失利的消息传回,洛阳朝廷惶惶不安。

司马懿的声望无形中再次高涨。

若论兵略,朝中还有何人能及?

洛阳被曹魏营建多年,宫阙万间,楼台林立,仿佛又恢复了昔日大汉的繁华。

司马府前车水马龙,朝中重臣皆来拜会,却全都被挡在门外,连心腹蒋济都不得入内。

门吏只推脱是老病发作,不能见客。

外间一片心急火燎,府内却一片祥和。

水榭之中,司马懿正与司马师对弈。

微风拂过,垂柳摇动,池中清水掀起阵阵涟漪。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司马懿执黑子,随意落在棋盘中。

随心之举,看似无关紧要,却令司马师踌躇不前。

“你心中不宁,这棋不下也罢。”司马懿将手中黑子放回罐中,“这么多年,你这涵养功夫算是白练了。”

司马师惭愧,“儿本就不是父亲的对手。”

司马懿淡然一笑,脸上皱纹挤在一起,龙钟老态一览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