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4章(1 / 2)

加入书签

初步预算,第一批过去的农民要在五万之数,这样才能确保有足够的劳动力种植出满足自给自足的粮食来。

第三步:工业产业的迁移。

也就是说,第三步是时代军工、时代化工、时代电力、时代银行、内燃机研发所、钟山工厂这些产业,也要迅速组织技术骨干力量迁移到北美大陆。

第四步:蚍蜉义从的全部迁移。

这个数量也比较庞大,一个是国内本土上的蚍蜉义从,包括明教,一个是中南半岛以及漠北的蚍蜉义从,还要包括在金帐汗国的两万人。

而在这四步走的间歇中,出海要连续不断,因为在那边开创新的城市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更需要大量的农民,所以源源不断的运送劳动力过去,这样才有可能在最快的时间里建立城市群,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文明国度。

朱棣基本上同意了自己的操作。

有一个地方存疑。

从唐青山和张涟口中得知,唐赛儿怀孕的消息,似乎不是明教渠道,那答案就很清楚明了,肯定是朱棣的小手段。

由此可以推测,朱棣是不太愿意自己带走太多人口。

包括明教!

但黄昏是打算将明教全部带走的。

所以这事还要和朱棣斗智斗勇。

问题不大。

明教留在大明,对朱家天室而言也是个不稳定因素,只要自己稍加吹嘘一下,朱棣就能松这个口,最难的在于,如何让朱棣答应,在前期给自己大量的钢铁和食盐!

粮食可以购买。

陶瓷和琉璃可以自己生产,就是水泥也可以到北美大陆再生产,但是钢铁和食盐这个,是急需品,等不得。

等北美大陆的钢铁产业和食盐产业形成达到供给度的规模,说不准一两年就过去了,尤其是钢铁,从勘探到开采再到冶炼,没个两三年别想。

而到了北美大陆,第一个港口城市就需要大量的钢铁。

另外,还需要煤炭。

这都需要朱棣点头才行,朱棣不点头,这些东西自己根本运不走——靠走私那点量,很难满足新建一个城市群的要求。

黄昏有些发愁。

但还有个更愁的事情——船!

要迁移如此多的人口,以及海量的物资,船作为海运的唯一交通工具,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时代集团加上自造的,以及从工部和兵部买的宝船,现在也只有十二艘。

十二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鸿运商行倒是有几艘,可也杯水车薪,也就是说,要想步子迈得大一点,时代集团需要把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全部买过来!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时代集团也有这个钱,问题在于现在时代集团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说服朱棣把宝船、钢铁、食盐、煤炭这些重要物资,全部低价出手给自己。

像粮食和绸缎,能白送最好。

最强的封建帝国!

顺天这边没有大小朝会。

一般的琐碎事务,各地都是优先上奏应天,毕竟京畿在那边,而且陛下回到顺天后,并没有取消太子监国的名义。

其实这就很明显了。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咱们的陛下有点偷奸耍滑。

既不想放大权给太子,又想偷懒。

所以琐碎事情,你们个人上奏到应天去,让太子来解决决断,重大事情,比如什么边军调发什么官员除拜,应天那边转过来,顺天批复下放执行。

程序是这么个程序。

太子累成了狗,然而咱们的陛下却只需要处理重点事务,甚至还可以美其名曰的说是在培养太子的能力,你太子不仅没话说,还得感恩戴德。

至于太子是不是乐在其中,不得而知。

但不管怎么说,朱棣在顺天呆下来,政治中心开始向顺天转移。

已经有迁都的迹象了。

接近中午时分,黄昏疲倦的醒来,看着身边空荡荡的床,有些后悔,大意了,本以为没有娑秋娜,自己在床上就是无敌的,还是低估了魏姿虚和阿如两个人的体力。

毕竟都是练过的。

所以黄昏一觉睡到了中午,两个女子却早早的起来了,发生的种种事情,让阿如温查斯和魏姿虚的关系越发亲近。

其实在黄府是有小圈子的。

徐妙锦、绯春、徐家四妹乃至于和徐家四妹水火不容的宝庆,这四个人关系最为亲近,宝庆和徐家四妹属于互相伤害又互相离不开的那种。

西域妖姬和斯涅冉娜·安诺又是一个圈子。

权氏姐妹和阿如温查斯关系亲近,如今得加上魏姿虚。

唐赛儿比较孤单,主要是女侠风气不太被大家闺秀接受,和西域妖姬又有文化差距,权氏姐妹和阿如温查斯对黄昏的逆来顺受,唐赛儿又不喜欢,有点恨其不争怒其不幸的意思。

所以她在黄府没甚闺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