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13章(1 / 2)

加入书签

只有永远的利益。

一棵胡杨树下,一快平整的大石为茶几,一壶茶,两个茶杯。

朱高煦浑身披甲和黄昏相对而坐。

手不离剑。

阿如温查斯一身劲装站在黄昏身侧,手不离刀。

一旦朱高煦拔剑,阿如温查斯的弯刀更快出鞘,然后直击朱高煦——论沙场厮杀,阿如温查斯原原本不如朱高煦。

但这种点对点的江湖厮杀,朱高煦远远不如阿如温查斯。

两个多年对手,第一次如此安静而祥和的坐在一起——至少表面上,两人貌似云淡风轻着,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人相聚。

实际上两人的思绪飞速转动,都在想着如何解决对手。

阿如温查斯在一旁。

内心也是波澜起伏。

难怪如今的漠北被大明打成了狗,应天坐着一个马背皇帝朱棣,顺天还有一个品行声望能力皆是一流的太子朱高炽,西也城的太孙亦有英雄气。

现在自己面前坐了两个,一个大明妖臣,一手辅助朱棣打造盛世,一个以一己之力逆转了靖难之战的猛将。

这还不提已经战死的朱高燧,以及诸多的开国之后、靖难武将。

现在大明人才济济。

对外战争想输都难。

朱高煦实在想不明白黄昏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不敢喝茶,万一下了慢性毒呢,缓缓抚摩着腰间长剑的剑柄,“直说吧。”

心累。

而且朱高煦有自知之明,和黄昏玩阴谋诡计是自讨苦吃。

黄昏也不打算绕圈子,不过说的话在朱高煦听来却饶了个很大的圈子:“汉王殿下,您觉得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到底有多大?”

朱高煦虽然不知道黄昏要说什么,还是回答到:“能有多大,再大的疆域,那也是以我大明和中心,君不见今日大明,已是万国来朝!”

神情骄傲且自豪。

黄昏也没觉得这话有问题,笑道:“确实,万国来朝,不过据我观察所知,这世界还有很大很大的疆域为我们所不知。”

朱高煦哈哈一笑,“所以呢?”

再大的疆域,也没我中原富饶。

黄昏沉默了一阵,忽然很认真的道:“殿下之雄心,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下人尽知,但中国只有一个,且永远也只有一个,如今的中国君王只有一个,容不下殿下的雄心,那么殿下为何不想象一下呢,非得盯着咱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咳嗽一声,“世界那么大,为何不去创造一个大中国的世界呢?”

整个世界皆中国。

它不香么。

两个头铁的人!

朱高煦有点懵。

老子作为朱家后代,不盯着自家这一亩三分地,盯着什么,难道你要我跑到西域那鸟不拉屎的穷旮旯去当个落魄王爷?

那样的话,老子还不如直接造反。

黄昏知道一时半刻无法说服朱高煦,毕竟人嘛,不是到了绝境,谁愿意背井离乡呢——尤其是对这个世界还充满着无知的明朝。

也就自己,在做大做强之后,才会去惦记着地理位置不比中国差的南美洲,才会去想着占据在后世富得流油的沙特阿拉伯区域。

其他人是没有也不可能有这个眼光的。

笑道:“很多东西我现在没办法给殿下说明,等郑和的海军打造成功之后,等大明的海军远航整个世界之后,殿下会明白的。”

朱高煦冷笑一声,“那得猴年马月。”

黄昏摇头,“要不了几年的,蒸汽机已经解决了许多重点难题,而且已经可以实际运用,以后还会有内燃机,其实我可以给殿下交一个底,只要陛下继续信任我,那么大明将成为整个世界第一个进入工业时代的王国,机器的时代即将到来,社会的发展将会天翻地覆,以往我们眼中的贫瘠之地,也会彻底性的改变,大明必将触及天穹之下任何一个角落,所以才会有医疗改革提升人口,因为走到那一步,最主要的还是人口资源。”

朱高煦冷笑不止,信了你的鬼。

黄昏也不着急。

本来就没想着一次性说服朱高煦放弃争夺皇位。

起身,随意拿了根树枝,蹲在地上,然后抬头看着朱高煦,笑道:“殿下,今天给你说个秘密,当然,其实也不算是秘密,这只是我根据这些年的官方出海记录以及民间海外贸易的各项资料整理出来的,嗯,现在还只是一个猜测,需要等郑和的海军成立之后去验证。”

朱高煦讶然不解,总觉得黄昏今天有点反常。

黄昏拿起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圈,笑道:“天圆地方,没错吧?”

朱高煦蹙眉点头,“你画的天?”

黄昏笑道:“姑且认为是天好了。”

在圆圈中画了一根贯穿两边的直线:“假设这是地,那么我们在这块地上向着一个方向不断的前进,那么是否说明我们就能直接抵达天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