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7章(1 / 2)

加入书签

想到这又对李谦道:“你给朕着重跟进一下和赵厘接头的那条线索,务必要找出这落子军器监的人,吏部那边应该有证据可以查,查出来是谁后,朕要确信,在纪纲第一时间得知消息的时候,朕要同时得知。”

李谦急忙去了。

待李谦走后,朱棣又问狗儿,“三宝有没有消息回来?”

狗儿摇头,“没呢陛下。”

郑和下西洋后,很少有消息传回来。

其实狗儿很羡慕郑和。

大家都是有功的内侍,你郑和下西洋,为大明建功立业,自己却只能侍候在陛下身边,一腔才华无处施展,至于说什么愿意侍候朱棣千年万年,也是真话。

不矛盾。

朱棣看狗儿的神情,知道他心思,笑道:“怎么着,怀念沙场风光了,也罢,待过些时日,神机营组建形成战力后,你随同郑亨一起去练兵,之后去辽宁都司罢。”

狗儿大喜,又大愁。

朱棣没好气的叱道:“缺了你这条狗,朕就没人照理了么,笑话,你这些日子,留意一下,在宫中年轻内侍里找个聪慧点的着重培养一番,到时候接你的位置便罢。”

狗儿感激涕零的跪下,“陛下~”

这是何等的信任!

朱棣个钢铁直男受不了这个,“没鸟没蛋的的东西,就知道流猫尿,滚滚滚,看着烦。”

狗儿只得站一旁。

至于陛下对他的辱骂性言语,在他耳里,恍若天籁。

寻常臣子,陛下会这么骂你?

真要这么骂你的时候,你的脑袋就离落地没多远了。

朱棣又想了想,问狗儿立储大典的事情如何了,狗儿一一回答,朱棣又想了想,问狗儿文渊阁那边编修书的事情如何了,狗儿又一一作答,朱棣再想了想,问狗儿——

忽然发现,无事可问。

没事情了!

因为内阁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朱棣愣了下。

旋即哈哈笑了起来,来了聊天的兴趣,问狗儿,“狗儿,说说看,你觉得这次事件中,谁会是最终受益人?”

任何事件,有阴谋,就有受益者。

狗儿心里一跳,弱弱的道:“二殿下和三殿下?”

朱棣不解,“怎么说?”

还以为狗儿会说是黄昏,因为这件事最后查下去,很可能会牵扯到武将,又或者是陈瑛,对黄昏都是好事。

狗儿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陛下您都差点遇险,朝野内外目光都落在这上面了,而太子殿下有仁厚,不会去管,武将们求之不得两位殿下不就藩,所以到时候大概再没人会提出两位殿下去就藩的事情。”

朱棣呵呵笑了。

确实如此。

他之所以先用鹰扬卫,再动用锦衣卫,甚至让李谦监办,就是为了扩大这件事的影响力,将所有人目光都吸引过来。

如此,才好让两个儿子留京的事情低调进行。

朱棣确实不愿意让两个儿子离京。

他喜欢朱高煦。

也喜欢朱高燧。

除了太子和皇位,这两小子要什么,朱棣都愿意给他们。

这是个父亲的本能。

起身,“走吧,去坤宁宫,皇后那边恐怕还在提心吊胆呐,对了,你去找一下李谦,问下他给宝庆买一座宅子的事情怎么了,若是李谦还没办妥,你去接手过来,就买在黄昏府邸旁边一些罢。”

狗儿立即领命而去。

待狗儿走后,朱棣立即宣进一名内侍,“拟旨。”

内侍急忙准备,又着人去通知尚宝司卿,正儿八经的圣旨,那是要盖玺印的,平日里天子的玉玺、符牌、印章都是放在尚宝司。

好在尚宝司就在乾清殿旁边。

这是为了方便天子。

尚宝司卿徐膺绪匆匆带着玉玺过来,在朱棣的监视下盖完印后,准备离去,却被朱棣喊住,“膺绪,想不想去地方上历练一下?”

算起来,徐膺绪也是朱棣的小舅子。

徐膺绪吃了一惊,“陛下……”

他不明白朱棣的意图。

朱棣笑眯眯的道:“辉祖如今已在后军都督福任都督佥事,朕连他都能信任,还信不过你么,去罢,先去开封任职一段时间。”

然后去顺天,顺天还缺一位行部尚书。

一时间没有合适人选,不如栽培一下徐膺绪,看他有没有这个能力,若是有,最好,也算是给妻子一个礼物。

若是没有,无妨,朕保得住他徐家世代富贵。

待徐膺绪走后,朱棣忽然想起一事,高贤宁还没入仕啊。

是时候了。

对了,还有黄观,朕倒要看看,这位六首第一的三元状元,如今是否愿意出仕,靖难已过去三年,这天下大才,可有人愿为朕的锦绣山河添墨?

天下大才,茂如林。

不止黄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