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5章(1 / 2)

加入书签

娑秋娜横了他一眼,毫不客气的怼道,大官人怕是喜欢听如何被玷污的过程罢。

也是率直,符合她的人设。

黄昏贼笑。

小时候对男女之事懵懂着那会儿,看鬼片时,对玷污画面真的很期待,愤怒且期翼着,然后看见女鬼穿着裸露的报仇,真是个大饱眼福。

惊魂且惊艳着。

说起女鬼,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王祖贤版本的聂小倩,于是叹道:“可惜了,世间再无聂小倩啊。”

娑秋娜一头雾水,“你初恋?”

黄昏嗯了声。

何止初恋啊。

左手姑娘的第一滴血,就献给了聂小倩的画报。

乌尔莎忽然鬼魅一般出现在娑秋娜身旁,叽哩哇啦说了几句,娑秋娜立即道:“有人来了,只有一个人,是个年轻人。”

黄昏淡然嗯了声,“无妨。”

既然到了安南,只要没有大事发生,基本上不会有危险了,这也是敢把所有护卫都派去其他人的缘故,自己有乌尔莎等人,足以确保安全。

片刻后,果然见栈道上走来一个青年,看年纪不过二十岁左右。

颇为清瘦而高大。

穿着富贵。

神态之间,隐隐然有一股子豪气,看着乌尔莎等美女,饶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也是个口瞪目呆,吞了好几口口水,来到凉亭里,看见娑秋娜时,更是呆滞了一下。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

别说娑秋娜,就是乌尔莎等十一个女子中随便挑一个出来,他都没见过,而且这风情是安南女人没有的……安南的姑娘按照大明的审美来说,真不算漂亮。

但高丽就不一样了,高丽献的妃子,在徐皇后死后,独得帝宠。

黄昏咳嗽一声。

青年幡然醒悟,急忙按照安南这边的礼仪行了个礼,用很是标准的大明官话道:“在下黎利,仰慕大明久矣,刚从外归来,知悉贵客上门,特来拜访,冒昧之处还请见谅。”

黄昏愣住。

黎利?

那个安南之雄,让朱瞻基不得不放弃安南的罪魁祸首?

这么巧!

神明

黎利,这几个名字对于熟悉明初历史的人不会陌生。

三个字:黎太祖。

他是后黎朝的开国君王。

黎利来自安娜清化省梁江蓝山乡的一个豪族家庭,据史书所说,黎利的曾祖父黎诲游经这里时,认为必是佳处,于是定居,三年后发展成可观的产业,从此“世为一方君长”。到黎诲的儿子黎汀(黎利之祖父)继承家业时,已经是“有众至千余人”的巨贾了。

黎利出身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自然能接触到上层建筑,所以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大明官话,不足为奇,毕竟这个时候安南作为藩属国,还是很崇拜宗主国大明的。

关于黎利对明朝的态度,有几种说法,而分歧主要在于黎利有否出任过明朝的官职,越南文献指黎利面对明朝各种计谋、诱惑下,仍然不为官爵所动,《大越史记全书》记载:明据越南后,对当地人采取了劳役及招降两种手段,而黎利则“不为官爵所诱、威势所怵,明人巧计百端,终不致也。

其后感到后陈朝的抗明活动无望,便“晦迹山林,潜心韬略,延揽智谋之士,招集流离之民”,以密谋反明。

中国文献却指黎利降明后任官另有所图,《明史》中载:“利初仕陈季扩为金吾将军,后归正,用为清化府俄乐县巡检,邑邑不得志。

这段文字提出黎利曾向明投降,并获授官衔,另有记载称是明朝镇守太监马骐贪得无厌,向黎利索要贿赂,并多次羞辱他,甚至想把黎利的女儿占为己有,这才逼得黎利造反。

对于以上两种说法,现时仍未有定论,但黎利本人亦曾说过一句值得注意的话。他曾向大臣们忆述,当初明朝统治越南时,他曾“罄家所有以奉事之,冀其免祸,而彼害朕之心曾不少恕,义兵之举,朕实出于不得已焉耳。”

根据历史的尿性,黄昏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安南的文献是在美化黎利,而明史关于黎利的描述,更符合当下大明和安南之间的局势。

如果真是后者,只能说太监马琪误国。

嗯,等自己回到应天后,得着郑和盯着这事,不能让这人再出现在内侍里了。

要将此事扼杀在萌芽之中。

不过转念一想,有我在,大明就算迁都到顺天,也有各种办法加强对中南半岛的掌控力,绝对不会出现安南独立的局面。

倒是这个黎利,可以利用。

他也许能和娑秋娜一样,成为一个杰出的代言人。

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黎利这样青史留名的人,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若是善加引导,掌控得到,在自己的帮助他,让他统一整个中南半岛的话……

大有可期之日!

想到这笑了笑,“是我们冒昧,因大雨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