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2章(1 / 2)

加入书签

黄昏点头,“确实如此,但如果突火枪已经进步,如今它不仅距离长了许多,杀伤力也大了许多,若是打实了能致人死命,又如何?”

徐辉祖想了想,“这要看它达到多远的距离。”

黄昏深呼吸一口气,“一百步!”

在封建时代,一步不是半米左右,而是一点三米左右,一百步,即差不多一百三十米,而这个距离,远远大过了弓箭的五十步。

至于传说中的百步穿杨的弓箭手,你能指望一支军队里的弓箭手都有这个水准?

徐辉祖倒吸了一口凉气,“一百步?”

简直不可置信。

这比元朝用的火铳还要远!

黄昏认真的点头,“这只是改进后的突火枪,红衣大炮诸位不陌生吧,若是从安南这边得到改进之法,打造出来火炮的射程和杀伤力,也将远远超过红衣大炮。”

徐辉祖想了一下,“可咱们大明有火器,基于前朝的基础上改进的,也有巨大威力,难道安南的更好?”

黄昏有些拿捏不准,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按照我得到的消息,确实安南的更好,大明火铳毕竟杀伤距离短,所以我以为,安南的火器,应该是在距离上有优势,这大概是膛管铸造工艺的精进。”

黄昏确实不敢确定。

他只是在读关于明朝的穿越历史小说中,看到某些读者提到过,朱棣是1408年征安南后得到火器之法,才大力组建神机营。

如此推断出,安南的火器比大明更先进。

而且这时候的火铳比南宋的突火枪好不了多少,到朱棣之后,渐渐的增加种类,突进工艺,才有了三眼铳。

但这还不够。

三眼铳也是火绳铳,会延误射击机会,自己的想法,是要在安南的火器基础上研发出燧发铳,如此,才能打造真正所向披靡的神机营。

徐辉祖闻言,“也罢,既然陛下和你都这么认为,那此次我们无论怎样,都要拿到安南火器的制作工艺,不过拿到之后呢,别告诉我要全军列装,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黄昏却不苟同,“拿到之后,回到大明,我会全力以赴的改进,将火绳药捻引燃的方式换成瞬发的方式,同时,陛下会倾国之力,打造出一支列装火铳的军队,已经想好名字了,就叫神机营,当然,我觉得陛下还不够大胆,我的想法是,再过几十年,大明不仅仅只有神机营,从步军到骑军,我要让大明雄师的每一个士卒,都配备一支火铳,届时的大明,雄师所往,天下臣服,届时的大明,王旗所在,四海归心!”

要跨过冷兵器时代。

徐辉祖、黄观和高贤宁三人面面相觑,如在听天方夜谭。

这需要何等的财力?

黄昏神情深沉,“钱不够,赚其他国家的钱,矿不够?用从其他国家赚来的钱再从其他国家买矿,当然,这需要整体工业的进步,比如官道、运输车等东西,都要改进,不过不急,此事慢慢来,我这一生还很长,我会将这一生贡献给这个时代。”

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真以为我组建时代商行只是为了赚钱,时代商行就是大明的东印度公司啊,它真正的目的,是将全世界的资源,都汇聚到大明来!

要想数十万的雄师人人配备火铳,需要的铁和铜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在这个时代,依靠大明当下的采矿、冶金能力,根本无法满足。

所以需要整合其他国家的资源,钱,矿,人,都是大明走向辉煌的基础。

安南首当其冲。

关乎道德的抉择

我这一生,还很长。

很简单的话。

没有慷概激昂,没有热血沸腾,只是话家常。

但在两个长辈和大舅哥的耳里,却似黄钟大吕,恍然间,三人似乎看见了一个人,走在那大明的巨大版图上,宛若时针一点一滴走远,而大明的版图也越来越远……

徐辉祖深呼吸一口气,起身来到黄昏身畔,拍了拍,本想说些什么,却觉得有些难为情,于是板着脸道:“小心着些,别让我为难。”

言下之意,你要和乌尔莎、娑秋娜或者那十个西域美女发生点什么,最好别让我知道,要不然我回去不好给三妹交差。

大家都是男人,懂得起。

嘴边的肥肉怎么能不吃。

高贤宁起身,对着黄昏以儒家读书人的礼仪做揖,“若身体力行,百十年后,汝当为圣人也。”

转身和徐辉祖一起出门。

黄观起身,看着这个已经让他完全不认识的侄儿,深呼吸一口气,哈哈大笑着,就这么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有侄子黄昏。

正应了那句,我辈岂是蓬蒿人。

若是如此,那我黄观为侄儿之梦想,出仕朱棣朝内又何妨。

快哉!

黄昏伸出手,喂了一句,发现三人都没理他,一时间有些无语,呢喃着说我都还没有说到了安南,和胡汉苍交流时的策略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