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8章(1 / 2)

加入书签

亮若白昼。

婚房里,徐妙锦在黑暗之中等待着那个人儿的手,却没有等来,头顶缓缓绽放出一点亮光,旋即越来越亮,最终恒定下来。

宛若房顶悬明月。

徐妙锦樱唇微张,情难自禁的起身,来到下面定定的看着,讷讷的说不出话来。

那不是明月。

是一个琉璃制品,里面有个东西在发光。

不是蜡烛。

也不是沁了油的灯芯。

是什么?

徐妙锦不知道。

但她知道,这光明比烛火更明亮,比烛火更刺眼,但却莫名的让人觉得愉悦,甚至温暖,人骨子里对黑夜的恐惧,在这光亮下消失殆尽。

黄昏拉着徐妙锦的手,“锦姐姐,这是我给你的礼物,从今以后,你所在的地方,不再有黑夜,只要你想,彻夜通明!”

这是什么?

电灯啊!

有磁铁,有铜线,有琉璃,用竹纤维替代钨丝,电灯自然会有。

徐妙锦心中的情绪无法言语。

幸福感洋溢。

这真的是古往今来未有之礼物。

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是什么东西让它在发光?”

黄昏笑道:“具体的原理,我解释了,锦姐姐你也会很迷糊,待以后我慢慢给你说,锦姐姐,你随我来外面看看。”

推开婚房。

两人并肩站在门口,望着披着灯光站在那里呆滞着说不出话来的绯春,望着从隔壁书房内出来的震惊三人组,望着满院的“星星”,望着这没有黑暗的黄府主院,徐妙锦的心融化了。

笑意绽放,眉黛含春。

被黄昏握着的手,轻轻紧了紧。

不自觉的靠近黄昏。

黄昏不失时机的将徐妙锦搂在怀里,蜂腰贴手心,堪堪将折之感,瞬间让黄昏感受了妻子的妖娆,温暖笑道:“这是我给锦姐姐的礼物。”

不夜的家。

从今以后,锦姐姐你便主内,在这灯火守护下,等我归来。

子孙满堂。

白眉齐案。

这是世间第一道人造电光,也是大明这个封建王朝,走向新世界的第一缕曙光!

科学致富

黄府主院,亮若白昼。

小厮、丫鬟们都被惊动,若非黄昏早就叮嘱,只怕主院里会堆满人,又因为今夜是新婚之夜,下人们都有点眼力见,按捺住好奇心,各自忙事,等明日再去主院,看主家这位小老爷的惊世之作。

黄观、吴溥、徐辉祖三人来到院内。

绯春急忙起身。

黄昏拉着徐妙锦的手来到众人面前,很是“谦虚的”笑道:“让诸位见笑了,这只是我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作品。”

众人无语。

这还微不足道?

那你所谓可以大书特书的作品又该何等的旷世绝俗。

黄观咳嗽一声,“昏儿,这是何等物事,怎的如此神奇,远比红烛、油灯更明亮,亦没有烟火味,端的是神奇,西洋物?”

黄昏呵呵暗乐。

西洋?

西方现在也没有电!

指着院子里那几根用木料焦化后制成的电桩,对众人道:“我仔细说一下罢,这个叫电桩,是木料制作的,电桩上面那些长条,表面一层是特制的瓷管,瓷管里面是层层刷漆的铜线——之所以要用瓷管,一是为了安全,而是为了风雨天的使用,三是为了保护铜线。发光的部分,我称之为灯泡,外面的罩子是用琉璃制作,因为时间紧迫,在造型上比较简陋,以后我还会让老李的工坊生产出形态优美的灯泡,至于灯泡里面发光的部件,叫灯芯,其实是竹子,受限于材料,容易坏,大概几日就要更换一次灯芯。”

吴溥问道:“但竹子为何会发光?”

黄昏哈哈一乐,“具体原理解释起来比较费劲,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字:科学。”

嗯,现在大明对科学这个词的理解不够。

于是又道:“皆是树上道理。”

众人还是茫然。

黄昏见状,拉着徐妙锦的手轻声道:“锦姐姐,我带你去看看。”又对众人道:“请诸位也来罢,要不然今夜你们是睡不着觉的。”

众人确实如此。

实在想不明白,为何竹子连接上铜线就能发光,这也太神奇了。

于是都跟在黄昏身后,来到主院后面的小房子里。

小房子里此时有三个彪形大汉。

两个在休息,还有个彪形大汉正在一个奇形怪状的机器面前,以匀称的速度不断的转动着转子,那个机器上延伸出的铜线,通过瓷管,沿着墙壁穿入主院。

黄昏示意摇动转子的大汉不要停。

对众人解释道:“这个机器,我称之为人力发电机,主院的灯泡会发光,就是因为这个发电机产生的能量,具体原理我还是不解释,因为你们无法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