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7章(1 / 2)

加入书签

但不喜欢是一回事,王振知道他惹不起黄昏。

看见黄昏登门,王振知道机会来了。

来到应天一段时间后,他已经从民间流言里知道了黄昏的过往,他甚至觉得,这个刚束发一两年的青年,未来的成就还在他恩人郑和之上。

王振有雄心壮志,他不会错过一切机会。

悄无声息的将剑放在门后,从房内出来,尊敬而恭谨的行礼。

黄昏很是感触。

这小子像个人精,为了离开扇面渡那个穷乡僻壤,当初主动请缨阻击柳大,就让他黄昏看到了他的功利之心,但作事确实玲珑得无可挑剔。

有点像那个东厂厂公。

不过鬼知道呢。

也有可能不是,大明天下叫王振的多了去。

笑道:“我时间很紧,你也别去泡茶了,不兜圈子,我直接说来意罢,我本来是想先去见郑大监,借你一用,不过郑大监在宫中,要见他不怎么方便,而我这几日也在躲陛下,所以思来想去,直接来见你比较好。”

王振心思聪慧,几乎不假思索,“我愿意去!”

黄昏愕然,“你知道我找你干什么?”

王振笑了。

先回到房间里取了剑出来,佩剑在身,于是少年雄姿英发,一脸坦诚,“说出来还请莫要见怪,这些时日在京中读书,可还做不到两耳不闻窗外事,国子监附近又多有官宦子弟,是以消息较为灵通,知晓了您和北镇抚司之间的矛盾,如今纪纲降职,庞瑛被贬,以您的秉性和处境,必须杀了庞瑛树立威严,震慑纪纲,如此才能有片刻安宁,至少以后有人想要再动您,就得衡量衡量,是否能强过曾经的北镇抚司镇抚使庞瑛,所以您来找我,是想让我带几个人去截杀被贬途中的庞瑛!”

黄昏沉默了。

许久,才问道:“那你可知陛下为何始终不愿意动纪纲?”

王振又不假思索,“因为朝堂未肃,尚有驸马梅殷等人兴风作浪,且那李景隆日益骄狂,又有建文帝之幼子朱文圭未死,陛下需要纪纲这种恶人来震慑宵小,纪纲的作用,庄敬、李春等人无法取代,赛哈智也不行,您也暂时不行。”

黄昏叹了口气。

敢说你不是东厂厂公王振?

这揣摩心意通晓局势的能力,像极了那个把朱祁镇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太监王振。

王振笑了,“您刚才又想杀我。”

万事俱备

黄昏没有隐瞒,点头,拿捏出气势,缓缓的道:“确实,你太聪慧,又善于揣摩人心,将来若是行差踏错,会危害天下社稷。”

王振摇头,“您不自信?”

黄昏想起郑和对他说的话,不由得笑了,“我若是不自信就不会来找你了,放心,今后的大明朝堂,我若在一日,则你一日不得走入歧途。”

王振纳头便拜,“我会记着今日您的话,以省自身。”

黄昏让他起来,“有信心吗?”

王振问道:“您给我几个人?”

黄昏想了想,“这件事不可大肆张扬,若是可以,我都想只让你一个人去,不过念在你尚是少年,庞瑛又是精壮之年,不能冒险,是以我会找三个人配合你。”

王振笑道:“够了。”

黄昏又道:“郑大监那边,还是不宜让他知晓。”

王振苦笑,“很难。”

黄昏也苦笑,“是很难,不过在办事之前不被他知晓就行,事后他若是责罚你,我会为你求情,不过你放心,郑大监马上就会忙成狗,他管不了你这么多事。”

王振蹙眉,略微不喜。

黄昏说他恩人会忙成狗……这换谁也会不爽。

黄昏却暗乐。

不错,现在的王振还是个好少年,就是功利之心太强。

准备离去,最后叮嘱道:“晚上我会让那三个人来找你,你们在一起好好商量计划,需要提防庞瑛金蝉脱壳又或者是暗渡成仓,所以务必找到庞瑛真人,然后一击必杀。”

王振颔首,“好的。”

黄昏走了几步,忽然回头,“若是喜欢读书,我去隔壁给高贤宁说一下,待你此事归来,私塾读书之余,我让他多指教你。”

王振还是知道高贤宁的大名,闻言讶然,“他在隔壁?”

黄昏笑了,“你忙罢,我去找他先打个预防针。”

……

……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高贤宁对这句感触很深。

纵然身在应天,他这些时日也寡淡的很,终日里与各位圣贤为伴,倒也自得自乐,只是略有愁苦,隔壁搬来了个母子。

母亲有点疯癫,扰了不少清净。

对那个叫王振的少年印象不错,喜欢读书,且孝顺,高贤宁不止一次听见王振呼唤疯娘,然后给她洗脸或是洗脚。

今日倒是安静,估计那疯娘又跑国子监那边去了。

高贤宁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