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1 / 2)

加入书签

身后的丫鬟绯春,牵着个小女孩。

很美。

和宝庆公主的精瓷之美不同。

这小女孩虽然只有十一二岁,但垂髫青发,五官棱角分明,眉眼弯弯,仿佛是两轮巨大月轮,安静的双眼皮下,荡漾着飒爽犀利,尤其是眼角下那颗细细的淡青色美人痣,别添其冷峻风姿。

宛若一朵清莲。

标准的美人胚子。

而且会是个冰美人。

虽然都是一父所生,但和徐妙锦、徐皇后的五官相貌极为不同。

她的美多了一丝英气。

徐皇后斜躺在床上。

看见三妹带着四妹来看望自己,内心很是温暖,但又有点难受……三妹一向是害怕见到夫君朱棣的,就算自己身体不好,可若是因为探望会遇见朱棣,三妹肯定不会来。

但她来了,还带着四妹。

徐皇后岂能不知三妹的心思。

为了黄昏!

心中既是欢喜又是难过。

姐妹之情,终究抵不过男女之爱欲。

微微笑着让三妹和四妹坐在身边,轻声问了下徐辉祖的近况,知悉他依然是每日大醉,徐皇后唯有苦笑。

这个兄弟走不出这层泥潭了。

先和四妹说了些贴心话,叮嘱她要守女德,有空的时候不妨也读读书,读书和女德似乎是矛盾的,在明朝依然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

但徐皇后不是一般人。

她本就是读过诗书的人,素有女诸生的说法,否则怎能得到朱棣如此深情的爱。

女人靠皮囊的魅力终究是一时的。

长久来看,还是要有内涵。

徐家四妹很是乖巧,只是哪怕面对长姐,也是个不苟言笑,徐皇后也不介意,四妹就这性情,将来长成之后必然是冰美人。

徐皇后又和徐妙锦说了些许话。

然后她沉默了。

等着徐妙锦开口。

徐妙锦却绝口不提黄昏的事情,只是和徐皇后叙说家常,又叮嘱她好生休养,仿佛这一次进宫,只是来探望她。

因为染恙,徐皇后有些困倦。

徐妙锦立即拉着四妹告辞,在离开之时,遇见了七八岁的宝庆。

小姑娘病态未消。

但依然眉眼弯弯,宁静湖泊的眸子里仿佛盛开着玫瑰,总是笑意盈盈,和徐家四妹的风姿恰好是两个极端。

和徐妙锦打了招呼,小宝庆看向徐家四妹。

上元节跟着皇嫂去过徐府,当时徐家四妹不在,是以两个小姑娘没见面。

打量了一下,小宝庆忽然目光无邪的凑近徐家四妹耳畔,“小姐姐,不知道为什么呀,怎么看见你这冰冷的样子,我就想一把火烧了呢。”

徐家四妹漠然不语。

小宝庆看着徐家四妹离开的背影,依然笑得天真无邪,笑着小声碎念了句。

我讨厌她。

可惜没人听见。

也没人听见,跟在徐妙锦身后的徐家四妹在心里也说了同样的四个字。

两个极端,一个笑意盈盈宛若牡丹,一个冷傲冰霜彷如清莲,且都是美人胚子,女人天生的妒意下,能互相喜欢得起来才是怪事。

徐妙锦走出房门,顿时僵滞。

朱棣!

朱棣就站在院子里,身后跟着狗儿太监,打量了一下徐妙锦,轻声道:“在这个时候来探望妙心,她很高兴,但你提出黄昏的事只会让她伤心。”

徐妙锦黯然。

朱棣摇摇头,“妙锦你不是这样的人,所以你并没有提及黄昏?”

徐妙锦点头。

朱棣笑了。

很好。

小姨子确实是很善良的。

这就是徐妙锦聪慧的地方,不提比提更能让自己夫妻感觉到暖心,至少在主观上会本能的认为,徐妙锦更重视姐妹亲情。

于是笑道:“狗儿,你陪妙锦姑娘去一趟锦衣卫诏狱,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别乱说。”

徐妙锦讶然。

朱棣也不解释,从徐妙锦身畔走过,进门前回首道:“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去过诏狱后,不要露了破绽。”

说完进去来到徐皇后床边坐下,将小宝庆搂到脚上,笑着看向妻子,“别怪妙锦,换作以前的你,若是燕王入狱,你也会一样。”

徐皇后笑了,深情款款的盯着朱棣,拉起他的手,“让你担心了。”

朱棣亦是动容,竟有些哽咽。

御医说了,徐皇后经过这次事件,哪怕痊愈了,身体也会留下后遗症。

在朱棣脚上的小宝庆起了一声鸡皮疙瘩。

挣扎着跳开,嚷道:“受不了皇兄皇嫂了,快快快,谁来救救我呀,我呼吸不过来了,我要被他俩给腻歪死了~”

朱棣和徐皇后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离开紫禁城,跟着狗儿太监一路去诏狱,徐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