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章(1 / 2)

加入书签

是时候用普通读书人的身份走入历史舞台了。

否则的话别说当官,活下去都困难重重——就算朱老板不杀,他也不会重用一个神神鬼鬼的穿越者,怕你做大做强,成为王莽第二。

黄昏对姚广孝远去的身影再行一礼。

这老和尚要得。

面无菩萨相,却有慈悲心。

心中打定主意,推翻来时路上应对朱棣询问的对策,在走入乾清宫前,酝酿出了另外一套说辞——开始洗白。

乾清宫里,朱棣在,徐皇后也在。

狗儿太监在门口。

今天万岁爷的态度很明确,不该听的就别去听,先前道衍老和尚在时,乾清宫御书房里就只有这一对君臣。

谁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黄昏行礼。

朱棣没好气的免礼,徐皇后神色忧郁,心不在焉。

这样持续下去,怕是要抑郁。

朱棣冷声道:“昨夜灯会大火,你也在场?”

明知故问。

黄昏点头,“草民在的。”

朱棣一拍桌子,“说,你背后主使人是谁,竟敢针对朕之皇后,置万千百姓的安危于不顾,丧心病狂的在灯会上放火!”

黄昏心里腹诽,我操,朱老板你这什么德行。

诈我有毛用。

也是无奈的很,朱老板玩帝王心术有点走火入魔了。

淡然道:“草民不懂陛下在说什么。”

朱棣语气森然,杀意腾腾,目光如刀一般剜视着黄昏,“你敢说你不懂?知晓皇后微服夜游的只有你和妙锦,除了你还有谁能通知别人放火,妄图谋害皇后!”

黄昏:“……”

索性心一横,“皇后微服出游,陛下难道真以为就只有草民知道么,草民是去徐府才知晓皇后出了紫禁城啊!”

疯狂暗示朱棣。

知道皇后出游的人,也可能是紫禁城里的人,至少昨日在紫禁城。

天子守国门

朱棣和徐皇后夫妻俩对视一眼。

没错。

当时徐皇后找朱棣请求今夜微服出游时,朱棣正在和南康公主、大名公主等人闲聊“家常”。

帝王家哪有家常。

朱棣见这些姐姐妹妹都是有目的的。

安抚丧夫的大名公主,给南康公主求情的机会——南康公主的驸马胡观,在建文三年跟随李景隆讨伐朱棣,被活捉,现在还关着呐。

朱棣打算放了他。

不得不说,朱棣对朱家人仁至义尽。

朱棣沉吟半晌,涉及到公主了,不可儿戏,决定先放一边,问黄昏,“你一直自诩穿越者,有预知之能,为何不能预见昨夜的大火?”

黄昏心中一跳。

来了。

在来乾清宫路上,黄昏制定的策略是婉转推卸,反正就是往天家事宜天机亦不可测这种虚渺说辞上推,但经姚广孝指点,黄昏悬崖勒马。

不能再作死了!

作诚惶诚恐状,“陛下,穿越者是一种职业,不是神,所谓的预知能力,是根据时势,结合心理学、人类行为学、星象学、数学等多门学识,对某些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判,而不是预知。”

我认怂。

反正是既得利益者,没了穿越者身份的桎梏,也许更好发挥。

朱棣愣了。

什么心理学、人类行为学……

完全没听过。

又听黄昏继续道:“草民之所以说陛下会修一本全书,是基于太祖《类要》未修成,陛下孝感天地,必然会完成太祖之遗愿,这是对将要发生事情的一种预判,并非预知;至于年号一事,纯属侥幸。”

朱棣冷着脸,“所以,你先前是妖言惑众?”

黄昏死鸭子嘴硬,“没有的事。”

我说中了事。

就不叫妖言。

没说中那才叫妖言。

朱棣哭笑不得,心中一动,试一试,“那你是否能预判出朕心中最想做的一件事?”

黄昏看了看左右。

朱棣冷哼一声,“没人,但说便是。”

黄昏思忖一阵,道:“找回宝庆公主这是当务之急,不过天下都是陛下的,找回公主不难,其他方面的事情都是小事。削藩一事,之前觐见陛下,已知道陛下心意,这件事极其漫长,但还有一事,相信陛下在心中已计议多日。”

朱棣,“哦?”

你还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不成。

黄昏缓缓的道:“天子守国门!”

还能有什么事。

迁都啊!

朱棣这货在北方呆惯了,入主应天没多久,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况且这货是钢铁直男,最喜的便是沙场驰骋,打得元朝余孽找不着北。

在应天可不好打仗。

迁都,对今日朱棣而言,绝对是一件藏匿在他内心深处的秘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